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田刚宋常青)个体中医工作者遍布城乡,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由于自身条件,迈不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这道“门槛”,面临关门停业的生存危机。全国人大代表钮小明建议,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处理无证医师问题,给那些真正有技术、有经验、守医德的中医一个“名分”,让他们继续为社会服务。
据了解,四川省个体医疗人员是一支人数较多、构成比较复杂的群体。一些个体中医师承人员在某些专科病诊治上具有一定特长,在本地患者中享有一定声誉。四川省执业医师认定工作从1999年5月开始,2004年6月截止。据省中医药管理局调查,还有9288名中医类从业人员未取得法定从业资格。其中,个体医生共6625名,占71%,乡镇卫生院医生共2467名,占27%。这部分人员大多从医时间较长,年龄目前多在四五十岁以上且没有其他的谋生技能。随着医疗市场整顿规范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些无证的个体医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危机。
据初步统计,自2005年以来,四川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每天接到的关于执业医师认定的上访信件在5件左右。钮小明建议,为化解矛盾、稳定个体医生队伍、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充分体现《执业医师法》与既往个体医生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的连贯性,对在1998年6月26日前,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执业许可证、行医证的个体医生允许其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执业许可证、行医证的个体医生且行医满10年以上的,直接认定为执业助理医师;对已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业技术职务称号的人员,给予认定相应的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年满5年的个体人员允许其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她还建议,继续执行卫生部等的相关规定,对无职称、无学历的师承或确有专长的50岁以上的老中医人员,组织其参加实践技能考试考核,合格者认定为执业医师。根据《乡村医生管理条例》,按照个人自愿的原则,将在乡镇执业、符合乡村医生认定条件的个体医生转为乡村医生,再通过乡村医生有关学习管理办法,使其逐渐向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