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今年社区医院首诊试点
总理一句话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今年重点抓好四件事: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中央财政增加支出28亿,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数字看广东
广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镇、村覆盖面已经达到100%。截至2006年底,广东全省共有社区卫生机构174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3个,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强。
过去三年来,省财政投入15亿元,各地投入100多亿元,新建或改造106个疾病控制机构、108个医疗救治机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疫情报告网络。
南粤新亮点
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可有效缓解城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广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定位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发展,建立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模式。2007年广东将积极开展社区首诊试点,鼓励城市一、二级医疗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为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由广东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6亿元,从2006年起对全省14个欠发达地级市及恩平市的每个行政村卫生站每年补贴1万元,其他市参照执行,大大提高了农村卫生站的建设和服务能力。
去年,省安排5.8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把对14个欠发达地级市和台山、恩平市的补助标准从人均10元提高到25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6000元以上,县、镇覆盖面达到100%,全省合作医疗补偿金额达16亿元。
广东2007年全省参合率将提高到83%。从2007年开始,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从人均25元提高到35元,使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达到60元以上。2007年,全省合作医疗补偿封顶线要提高到1万元以上,并通过实行分档筹资,逐步达到3万元的保障水平。力争建立符合广东省农村实际的医疗保障体制,使农民“大病有保险、小病有补贴”。
过去三年来,省财政投入15亿元,各地投入100多亿元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三大体系,使全省疾病防控能力明显提升,疾病监测网络不断完善,传染病报告总发病率继续保持低水平。2006年全省重大和较大食物中毒较上一年度下降了39%;建立了438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和143个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以及31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已建成预防接种规范门诊1713个,免疫规划“六苗”接种率保持95%以上,有效控制麻疹、乙脑流行,遏制了乙肝高流行状态。本报记者 廖怀凌
图:医疗保障越来越好,图为老人免费接种疫苗 林桂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