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本报要闻(时政)部婷婷调查组 摄影 何海洋
如何实现均衡教育,使每个孩子都享受到平等、良好的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努力的方向。近几年,我市在推进均衡教育上先悟先行有益探索,实施“两免一补”、帮困助学、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对口帮教工程等,将教育资源、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向农村倾斜……那么,均衡教育的实施,是否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落后”呢?在今日调查中,接受调查的学生、老师和学生家长代表为我们给出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居不分城乡、身无论健残,每一个学生都能沐浴着均衡教育的温暖阳光。
调查对象
杨长英 青羊区文家场农民
有人说,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投资幸福;有人说,孩子有多重要,教育就有多重要;还有人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省不能省教育的钱……但是,面对这样一笔巨大的投资,农村的家庭又是怎样来解决的呢?是否投入越多“收益”越好呢?
在四处的调查寻访中,文家场一位村民走进了记者的视线。这位叫杨长英的母亲展示了她家的两份账本,令人意外的是,她家的教育投入并没有如大家所想象的呈现增长状态,反而由过去每月300元“下滑”到了如今的每月3元钱,更令人吃惊的是,投入的“下滑”并不代表教育的下滑。她的孩子——就读于文翁实验学校的陈杨敏,成绩比过去更好了,比过去更懂事了,还当上了班长……这其中究竟藏着一个什么样的“秘密”呢?
一连串的“不用花钱”
“这里是不是美得像公园呢?”在文翁实验学校里,杨长英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给记者聊起了自己的家庭和对子女的教育。“我们两口子是地道的农民,一家的收入全靠孩子的爸爸在外务工。”杨长英告诉记者,以前一家人省吃俭用,大部分的花销都是用在孩子身上的。“你看吧,除了课本,她平常还要买些课外书看补充知识,我们还在外面给她报了电脑兴趣爱好班,为了她的学习,这些都是必须要花的钱。”
“那为什么现在又不花这笔钱了?”面对记者的提问,杨长英的脸上如晴天拂过:“不是不花,而是政府和学校帮我们‘买单’了。”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政府实施“两免一补”过后,现在孩子上学读书每学期只需15元就够了。“文翁实验学校以前就是一所破烂的农村学校,什么也没有,比起城里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而现在改建之后,不仅仅是学校变漂亮了,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环境都不一样了。”
“使用电脑上网学技术,不用花钱;图书室能借阅很多书刊,不用花钱;教材是循环使用的,不用花钱;学校开办的国学等兴趣班,不用花钱……”杨长英连珠炮式地说出了一连串“不用花钱”,而她心里很清楚——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不用花钱,而是政府在“买单”。
一连串的“以前现在”
在账本A中,记者看到有课外书费、培训费等好几项用在孩子身上的钱。而在账本B中,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只有孤单单的一项——综合实践费,而且每个月只有3元钱。
“你还不知道吧,学校来了很多城里的老师,几位校长都是从实验小学、泡桐树小学这些好学校来的。”说起学校的变化,杨长英又是满脸兴奋。站在妈妈身旁的陈杨敏也忍不住插起嘴来,“以前,我成绩不好,不爱学习;自从城里老师来了以后,教学方式变了,我也觉得学习不再那么难了,现在我还当了班长呢;以前,我们上电脑课都是两个人挤一台电脑,现在变成了一人一台,而且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很容易懂。”陈杨敏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自己和学校的变化:图书馆里的书比以前多了很多,各个门类的杂志、书籍都有,每周班干部都会定期到图书馆抱一摞书,拿回来借给大家看;以前,科技课就是老师讲我们听,很枯燥,现在学校有了专门的实验室,我们自己亲手做实验;我们的体育老师都是专业学校毕业的,以游戏的方式给我们上课……我们去城里学校参观时,很多同学都说羡慕我们呢!说我们的学校比花园还漂亮,说我们的老师都是些超级‘大腕’呢!”
日子轻松了 教育更好了
“什么叫做购置家用费呢?”指着账本,记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购置家用费就是给家人买些衣服啊,出去玩呀之类的。”杨长英轻松作答。而记者也看到,染了头发的杨长英,穿着暖红色外套、牛仔七分裤和深色长靴,打扮非常时尚。而据她回忆,以前的她要给自己和丈夫买上一件衣服,总会在店铺里逛了又逛,比较了价格又比较质量,但考虑到孩子上学需要钱,最后的结果还是“忍一忍”空手而归。
说到这里,杨长英接了一个电话,是孩子的爸爸打来的。“这个手机也是刚买的,她爸爸在城里打工,有个手机方便联系。”现在经济上宽裕了许多,杨长英这位家里的“财政部长”也轻松了不少。她告诉记者,在改善全家生活质量之余,她还“武装”了一下自己,添置了不少新的物件,不但将头发染成了咖啡色,还买了一双高跟的皮靴,买了一部新手机。“她今年下半年就上初中了,但我们一点都不担心,听说现在上初中只需要交几十块钱,没多大压力的!”说到女儿上初中对家里的影响,杨长英仍是一脸的轻松。
从300元钱到3元钱,钱的减少并不代表质量的降低,而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得到了更好更优质的教育。难怪杨长英一再给记者说道:“谁说钱给得少,教育就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