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应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邀请,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中国的外交工作及国际和地区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李肇星说,欢迎和感谢各位记者采访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工作,现在我愿意回答有关问题。
和谐世界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建设和谐世界。
在你心目中,和谐世界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国政府将为此做哪些努力?另外,某些国家的舆论批评中国以不干涉内政为由,对一些国家侵犯人权和腐败等问题不愿意施加更大压力。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肇星:胡锦涛主席和中国政府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这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我们在外交上致力于推进国家间和平共处、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寻求睦邻互信,通过对话等外交手段解决争端;谋求共同安全,持久和平;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加强在这些领域的合作。
《联合国宪章》确立了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根据《宪章》规定,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不能干涉成员国的内部事务。同样,任何国家就更不应该干涉另外一个国家的内政。实际上,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
外交政策
彭博新闻社记者:中国在和平崛起,将成为世界上非常有影响的国家。中国表示不会去干涉其他国家。可是一个大国不可能不去影响别人,你怎么解释中国外交政策如何影响而又不干涉别人?有人注意到胡主席访问苏丹期间鼓励苏方多与联合国合作,请你解释这次访问的目标是什么?也有人说中国这样的鼓励也有点干涉苏丹内政。你怎么解释?
李肇星:胡锦涛主席在新年一开始就在短短的12天时间里,对8个非洲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的重点之一是落实在去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的同非洲国家加强互利合作,对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援助的具体措施。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也不算富裕,我们自己的发展任重道远。在我们看来,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我们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提供援助的时候都不附加政治条件,援助是务实的。
我们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国际上我们发挥着建设性作用,我们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合作事业而努力。不能想象,一个国家或者国际组织试图干涉另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世界还会保持和谐,保持和平发展。
的确,胡锦涛主席在访问苏丹的时候,阐明了中国政府对达尔富尔问题的立场,受到了苏丹人民、苏丹邻国人民、非洲国家人民以及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主持正义国家人民的欢迎。
中日关系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最近日本首相安倍发表有关“慰安妇”的言论,重申他对这个问题不会再道歉。请问这对中日友好关系会有什么影响?对温总理下个月访问日本会不会投下阴影?
李肇星:强征“慰安妇”,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犯的严重罪行之一,这是历史事实。日本政府应该承认历史事实,应该负起责任,郑重地、妥善地处理这一问题。
历史应该是一种进步的力量,而不应该成为拖后腿的包袱。真理往往是最朴素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最简朴、最实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应该把握中日关系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处理好涉及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的原则问题,拓展和深化交流与合作,巩固和推动中日关系转圜、改善和发展的势头。
应安倍首相邀请,温家宝总理将于4月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总理时隔七年再次访日,对推进和规划两国各领域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在日本美丽的城市——也是很古老的城市——京都郊区一个寺庙里,我见过这样几个汉字:大道无遮拦。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它的发展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的。
伊朗核问题
中央电视台记者:最近伊朗核问题再度升温。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官员表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已经开始讨论起草关于制裁伊朗的新决议。你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推动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中方准备做哪些努力?另外,作为外交部长,你常年在外,过去一年在国外,包括在飞机上度过多少时间?它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去年一年中国外交的态势。
李肇星: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忠实地履行自己作为《核不扩散条约》缔约国的义务。我们坚定地维护核不扩散体系。我们一直支持通过外交努力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这对各方都有好处。中国一开始就参加了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德国的磋商。我们认为联合国通过的决议应该得到执行。
我们欢迎、支持并呼吁伊朗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合作,希望伊朗方面珍惜同欧盟国家和俄罗斯等国的谈判渠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和平更加值得珍惜、更加可贵。我们希望国际社会的所有努力都能有利于外交谈判的恢复,安理会的任何行动都能有利于推动这一地区走向和平稳定。
我读中学时候的梦想是像在座这么多朋友一样能够做记者。原因之一是想多坐汽车、多坐火车,特别是多坐飞机。最后记者没当成,但是飞机坐过不少。你问的数字,我没有办法统计,因为太多了。礼宾官帮我统计了一下,2006年我陪胡锦涛主席出访4次,陪温家宝总理出访3次,我自己出访7次,大约到过50多个国家。有一句话曾经在年轻人中很流行,叫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现在看起来,我自己永远难忘的、我最珍惜的一些记忆,是我访问过的一些困难多的国家,比如说在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大陆的53个国家中,我已经访问过47个。我最难忘的是今年一开始,我在11天时间里访问了7个赤道线上和附近的国家。那里的天气比较热,蚊子比较多,但是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对中国人民充满了真诚的友谊。见到这些国家的人民,我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中国永远不会忘记非洲人民对中国的帮助,包括在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给予中国的宝贵支持。
旅行这么多,当然会累一点,但是能为世界和平尽点力,能为自己的国家多交些朋友,也是人生的幸福和责任。
宝岛台湾
台湾无线卫星电视台记者:台湾领导人陈水扁特别在召开全国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时候,宣称台湾要“正名”,要“独立”。请问从大陆角度看,这种说法是不是等于推翻了他过去所承诺的“四不一没有”?大陆在国际场合,在外交上会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李部长在台湾的知名度相当高,很多台湾民众对部长也很感兴趣,如果部长退休了,你觉得怎么样的人,才可以继续推动大陆的外交政策路线?
李肇星:对陈水扁最新抛出来的“台独”分裂主张,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已经在昨天发表了严正声明,表明了我们的严正立场。我非常喜欢我们的宝岛台湾,到什么地方都会经常联想到我们美丽的台湾岛。比如有一次我去青海出差,看到一座山叫日月山,我立即想到的就是台湾岛上的日月潭,觉得它们就像兄妹俩或者姊妹俩。
你谈到我退休之后的问题,我最不担心的就是人才。中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各方面水平都比我高。我对此充满信心。我认为一个人能成为人才,最基本的一点是要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才会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人民,就会热爱全人类的进步事业。
中东问题
半岛电视台记者:国际社会和联合国这两个名词我们特别熟悉。但我们看到,国际事务好像只有一个国家说了算,否则我们怎么解释一个超级大国,我指的是美国,侵略一个主权国家,我指的是伊拉克。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反应。同时,我们怎么能解释一个主权国家想发展并和平利用核能,国际社会对它实施制裁,我指的是伊朗。同时另一个国家发展核武器,国际社会都视而不见,我指的是以色列。这样的事很多,这样的“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同我们希望的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是不一致的。你能否解释一下中国对中东地区几个问题,比如伊核问题、伊拉克问题和巴以冲突的问题持何立场?中国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解决这些问题,平衡不正常的、双重标准的国际秩序?
李肇星:还没有人说过当今世界秩序,包括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是完美无缺的。你的问题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复杂、充满各种挑战、存在不同标准的世界。
我们要冷静地对待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任何事情都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取得成绩的时候,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务必看到我们还会遇到困难,还会面临挑战。现在一方面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发展;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不太稳定,在发生动乱,甚至局部战争。经济秩序也不合理,南北差距还在拉大。文化秩序也不合理,有的国家文化那么优秀,但是其他国家不大知道。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逐步解决。
大家都在说重视人权,可国际上的人权状况却太不合理。人权嘛,首先要活着。可是,全世界人均预期寿命,在不同国家是多么不一样!去年统计,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是82岁,最低的国家是36岁。要做到人人生而平等,至少得活得差不多才好嘛!现在看来,要实现这一点都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一千多年以前,中国有一个诗人叫杜甫,他说过这样的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世界许多国家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到今天在一定程度上也还存在着。所以我们要争取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共同发展、和谐的世界。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我们的决心是坚定的,但是要做长期努力。
谈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首先就要保护环境。美国一个著名女环保学者,早在30多年前就指出,实际上贫困是最严重的一个环境污染源。我记住了这位女学者的话,是因为当年我像在座一些记者那么年轻的时候,有幸在非洲肯尼亚,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和其他国家代表团一起,参与了创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环境保护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工作。在那个光荣的时刻,这位女学者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她写的一本书中文就叫《只有一个地球》。中国与阿拉伯人民有传统的友谊。中国支持阿拉伯国家人民恢复合法权利。中阿互利合作发展也很快,去年中国同22个阿盟成员国的贸易额已达655亿美元。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和中东国家在能源领域进行着互利合作。去年,中国从中东进口原油量约占这个地区原油贸易量的6%。
关于中东问题,我认为巴以双方应从本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地区稳定、和平的大局出发,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早日实现“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和平共处。
关于伊拉克问题,据今天早上的外电消息:到昨天为止,在伊拉克死去的美国士兵已经有3100多名。这都是生命啊,都是年轻的生命!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早日看到伊拉克以及整个中东地区走向和平。
中印关系
印度教徒报记者:外长先生,最近你刚对印度进行了访问。这次访问进一步表明,最近几年中印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但在两国关系中仍然有一个悬而未决但对我们都非常重要的问题,即边界问题。中国认为在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上最大障碍是什么?多久才能排除?最近也有人在讨论中国和印度联手建立一个大型经济集团或者是经济区的问题,你认为在两国之间找到解决边界问题的方法之前,这个想法能实现吗?
李肇星:我特别高兴有机会与你和其他各位记者分享我这次访问印度的幸福感。我到了每一个中国小孩都向往的地方,就是唐僧到过的地方--印度的那烂陀。我在那儿过了一天一夜,心情无比愉快,觉得自己仿佛又变成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小学生”。
“那烂”在印地语里就是莲花,象征着“知识”。“陀”相当于“给”,是给人知识的地方。中国河南出生的和尚玄奘历尽千辛万苦,靠个人努力到了那烂陀,在那里当留学生,又当“外教”,一共待了12年。他成为中印两国传统友谊伟大的代表和桥梁。
谈到中印边界问题,那是中国人民和印度人民都不当家作主的时候,西方殖民主义者强加给我们的。相信取得了民族解放的中国人民和印度人民,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中非关系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中国对非洲的外交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有人担心,中国这个崛起的大国在与小国交往的时候,可能出现所谓“新殖民主义”。请问中国如何开展大国对小国的外交?是否有新思维?如果有的话,又如何运用在对东南亚小国外交上面?
李肇星:《联合国宪章》的第一句话规定了两条基本原则,我相信和在座的每一位都有关系。第一条就是男女平等,第二条就是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中国知道自己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知道自己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当作自己全部外交工作的基础。
平等相待不应该是一句外交辞令,应该表现在行动上。我们正在努力这样做。
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非洲受到那么热情的欢迎,我觉得最真心的就是来自广大非洲群众的欢迎。那么多群众在炎热的太阳下,他们汗珠里闪烁的阳光,他们那么自然朴素的微笑,和中国人民的友情一起相互交融,这尤其令人感到亲切、贵重。
领事保护
新华社记者:2006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达3400多万人次。随着改革开放,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加。与此同时,涉及海外中国公民的意外情况也在增加。中国的领事部门以及相关机构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中国公民和海外侨胞在国外的合法权益,人身、财产安全?
李肇星:现在中国外交部一共有4800多位干部和员工,有驻外机构240多个,所有这些人员可以说都直接或间接地负有为在境外的中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提供领事保护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把“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变成领事保护行动。具体措施包括:发挥外交部牵头的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普及领事知识,颁布《中国境外领事保护和服务指南》,及时提供领事服务。
记者招待会历时2小时10分钟,600多名中外记者出席。
李肇星答中外记者问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