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3月7日电(记者周雷)虽然“妇女”这个词存在相对固定的年龄界定,但在教育专家看来仍较为模糊——一种介于儿童和妇女之间的“后儿童”群体,她们的性别问题显得缺乏社会的关注。
河南郑州管城回族区委党校副校长马惠萍说,随着营养的改善,我国儿童整体发育期较以往提前2年,许多小学五六年级的女生先于其他同学来例假,如厕都成为尴尬,并伴之许多心理压力。
记者近日在云南昆明多家小学采访时了解到,学校基本没有专门设置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卫生课程,在许多教学设施的设计和使用上也没有过多考虑“后儿童”群体大量增加的现实。
采访中,一些女学生表示,自己身体在变化之后,常常在学校的体育课上不方便,自己又难以向老师启齿;甚至有时候,男同学有时会有不当的嬉戏举动,自己也不敢向老师反映。
“她们提心吊胆的事往往是来例假,最难堪的事是月经期在学校上厕所,她们害怕‘被同学发现’‘被大家嘲笑’‘被歧视’。”马惠萍说。
小学阶段基本不开生理卫生课,中学时才讲什么是“月经”、什么是“性成熟”,这显然与我国实际国情不适应。马惠萍认为,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缺乏性别敏感,性教育滞后,在对幼儿的性别教育中也存在偏差。“一般来说,男孩可以说脏话,男孩子可以裸露身体,甚至张扬自己的性别,而女孩子则常常为自己的性别感到自卑,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强调女孩必须有羞耻心。”
除此之外,马惠萍认为公众、特别是媒体时常对未成年人存在不当用语,“比如在报道未成年人受性侵害案件时,媒体时常用‘糟蹋’‘失贞’‘失去了女人最宝贵的东西’‘把一生都毁了’等措辞,这些貌似同情、愤慨的评价和词汇,本身就是对受害人的二次施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