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
报一句话观点
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环保方面敢于有令不听、有禁不止,从表面上看,是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其实是政绩与民生的博弈,是环境违法成本低廉、法律法规偏软的体现。25年来,每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都能超额完成,唯独环保指标折扣不断。
——陈守义委员认为环保监管最要紧的是加快体制的改革与法律的修订
基础公共道德的缺失,使我们想到在明年奥运即将举办、大量境外客人将要到来之际,需要从“养成排队习惯”做起,进行基础公德补课。
——俞汝勤委员认为需要进行基础道德教育补课
有的城市大搞挖湖造景,为维持几十公顷、几百公顷的水面不惜动用地下水源。且不说这种做法本身浪费不少水资源,就是这些湖面每天蒸发的水分就是个不小的数字。
——刘秀晨委员呼吁应当严格控制干旱城市的景观用水
节能减排能否主要靠指标来管,很值得研究。约束性指标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创造,但这个指标怎样进行符合实际的分解,只有分解合理才谈得上检查、考核,要做到这点很难。因此不应只依靠行政命令和约束性指标,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综合运用市场交换、政策引导、完善税制、干部考核等各种手段,可能效果会更明显。
——吴敬琏委员表示要科学认识节能减排
(胡海燕 王天奡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