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
交1.86万元去卡塔尔打工 待遇与劳动合同有差别 15名农民工回国找劳务公司讨说法
本报记者 彭江
向中介公司交了1.86万元后,来自新都、温江、遂宁等地的20多名农民工怀揣发财梦,于1月18日飞往卡塔尔打起了“洋工”。
“洋打工”集体投诉:被骗了
昨日上午10时过,10多名农民工及其家属情绪激动地站在万方公司门外,等待着该公司负责人汤某的出现。
据温江区永盛镇的农民工袁均平称,去年他们20多人在万方公司签订协议,去卡塔尔做贴地砖、瓷砖等建筑活。当初对方承诺在那边每天有牛奶、面包等食物,月薪高达4000~7000元。在每人向该公司交了包括来回机票、签证等费用1.86万元后,他们于1月18日飞往了卡塔尔,“有5名家庭贫困的,靠借钱才凑够费用。”到那边后,大家发现,原本是和卡塔尔的现代公司李总签订的合同,却转到了黄某的六合公司,“感觉像是被卖了一样!”而且,他们经常吃些白菜、萝卜、冷饭。更令人气愤的是,在那边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却只能挣到40~50元,一个月就只有1000多元。
袁均平称,大家觉得上当受骗了,今年大年十四,有15名民工回到了国内,前两天找万方公司讨说法,但没见到该公司主要负责人汤某。昨日他们就又来到了该公司。
劳务公司: 工资低因水平不够
昨日上午11时过,在省劳动监察总队副总队长廖万辉等劳动执法人员的协调下,几名“洋打工”代表与汤经理开始了协商,民工要万方公司退还一万元,而汤经理表示只能每位补偿1000元。
汤经理解释,他们是受重庆一家公司委托招工,有该公司的委托和招工简章。对于在那边的情况,也都给民工做了口头和书面的说明。他表示,其公司保证了“签证是真实的;对方公司是真实的;去国外后有活干;干了活能拿到钱。做到了让民工不上当,不受骗。”
对于这些民工称实际工资与当初合同工资不符的指责,汤经理拿出了当初签合同时的工时单价单以及其他在该公司签约到国外打工人员的工资明细表,称是这批工人自己水平不够,只能挣到几十元一天,“本来就是计件工作制,不可能你坐在屋头,就可以拿到6000元”。汤经理还拿出了这些民工们填写的自愿回国申请书的传真件,多数上写有“技术有限,生活不习惯”之类的词语。
民工:公司愿退每人4100元
省劳动监察总队副总队长廖万辉说,像昨日民工投诉的情况,尽管万方公司不具备境外就业中介的资质,但万方公司是受重庆有资质的公司的委托,15名民工出境手续,也是和重庆这家有资质公司签订的。目前,他们还没有发现公司手续上有问题。他认为,出现昨天的投诉,问题可能出在国外。解决“洋打工”纠纷的主要困难是证据很难收集,劳动监察部门处理起来很困难。
昨晚8时40分,民工陈亮打电话告诉记者,在劳动部门的介入协商下,万方公司答应退还每人4100元,让大家今日去公司拿钱。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特别提醒:出境打工先看合同
廖万辉说,出国打工有几种途径。一是通过商务部门出去,属于一种商务派遣关系。另外一种,就是通过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有境外就业许可证的中介公司出去。这种机构的行为,属于一种中介行为,劳动者与劳务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与国外的用工单位签订合同。
在此,他通过本报特意提醒,想“打洋工”的人们在签订出国打工合同前,要看对方有没有《境外劳务许可证》或者取没取得《境外就业中介许可证》,并认真看合同或者协议的内容。
○新闻链接:
前年2月,20余名川籍民工根本没有与外方雇主签订过任何劳动合同就被派到了阿联酋。原本称每月上工25天,工资不低于400美元,不想中途变卦,工资要降一半,民工出国打工一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
去年5月,四川百余打工者持旅游签证被困哈萨克斯坦。得知此情况后,成都市外事办、温江区应急办等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去年5月30日在我驻哈大使馆协助下展开全面救援,圆满解决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