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3月7日电 美国宇航局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称,宇航员在太空长期生活易患骨质疏松,比如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在度过6个月失重生活并重返地面后,往往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恢复原有骨质。
这项历时4年的研究指出,太空中除了宇宙射线、太空垃圾以及太阳风暴等可能危害宇航员身体的因素外,另一大因素日益引起人们注意,这就是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脆弱。
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对16名宇航员的骨质密度进行了研究,这些人曾分别于2001年到2004年间在国际空间站生活过一段时间。他们在太空一般驻留6个月,这期间他们的胯骨损失了11%的骨质。他们返回地面后又过了1年多,这些损失的骨质才又逐渐恢复,并且不是所有人恢复后的胯骨状态都如从前那样好。
研究人员表示,骨头与肌肉一样,是一种“活的组织”,它会根据身体部位所承受的力来决定如何自我更新。在太空,宇航员的骨骼不再承受很大重力,因此宇航员的骨头密度也会自动降低。这一现象已成为人类未来在太空长期生活的重要健康隐患。因为如果有朝一日,人类向火星进发,宇航员在星际行程中的生活时间一定远比在国际空间站时长,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宇航员,他们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几率一定会大大增加。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目前正依靠各类锻炼,以达到增强骨质和肌肉密度、避免骨头和肌肉萎缩。有关专家希望通过找到更好的对付宇航员骨质损失的方法,解决人类普遍面临的骨质疏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