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援南)铜陵市郊区牧岭村农民戴家宽,春节时硬要上门感谢村干部,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还是村干部为他垫付了10块钱参合金。不久前老戴动手术共花去7000多元医疗费,一下就报销了近3000元。
2003年,铜陵县被列为国家首批1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两年不到,铜陵市就在我省率先实现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全覆盖”。3年多来,该市共筹资3027.86万元培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各级政府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将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年终考核,各乡镇实行乡包村、村包片、片包组、组包人的“四包”责任制,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发动,与农民签订“入户协议书”。在实践中,全市不断调整完善方案,降低门槛费、提高封顶线,调整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逐步放宽部分药品目录;坚持多元化补偿,除对住院农民进行补偿外,还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住院分娩产妇、累计门诊费用达到住院门槛费的慢性病人等进行二次补偿,使费用补助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目前,铜陵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农民已达29.5942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91.35%%,参合率超过全省7个百分点、超过全国10.85个百分点,处在全国前列。农村合作医疗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该市新出现定点医院住院病人增加、参合农民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参合农民自费药品和项目减少、定点医院业务收入和总体服务水平及参合农民的满意度提高的“一增、二减、三高”的喜人局面,实现了参合农民得实惠、党和政府得民心、卫生事业得发展的“三赢”局面。3年多来,铜陵全市共有22743人领取住院补偿金2073.99万元;家庭门诊账户报销207.21万元,人数达16452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