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记者站 王丽芳 记者 唐斌
一如钱江潮涌,萧山旅游业的井喷,来得异常迅猛。
253万人次,这是萧山200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总量,而在一年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813万人次。
“这归功于休博会,它为萧山旅游的超常规跨越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萧山旅游局局长高卫国说。
尝到了休博会的甜头,聪明的萧山人早早把目光盯牢了2011年的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和萧山区“两会”余音未落,萧山旅游便开始全面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争当萧山打造“生活品质之区”的先行者。
“围绕办好第二届休博会,把萧山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经济强区这个目标,在5年内打造出包括湘湖旅游度假区、新杭州乐园、杭州东方文化园等十大国家级旅游景区(点),力争在2011年全区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时,对全区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万名员工。”被称为旅游资源荒地的萧山,以一种后起之秀的锐气,再一次发起“开荒”。(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大气魄的背后是大手笔,在前几年旅游业已投入100亿资金的基础上,萧山将在5年内再投入100亿元,开发建设湘湖二期工程、中国水博园、桃花源度假村、月亮湾观潮城等重点旅游项目。
萧山人从区位优势中“开掘”旅游优势。借力休博会,萧山与西湖错位发展、敲定以主题休闲度假为主打的发展战略,打造“浙江文明发祥地、中国观潮首选地、世界休博会举办地”和“人文湘湖、休闲萧山”品牌;10家高星级宾馆先后崛起,萧山迅速力推“长三角最佳会议旅游目的地”概念;鸦片战争时期,萧山出了位民族英雄葛云飞,于是推出名人文化旅游的思绪又在萧山人脑中开始酝酿……
几年前,当萧山人指挥着推土机,在义桥镇一片荒山和砖瓦厂旧址上开始建设东方文化园时,很少有人能想到这里会“冒”出个国家级4A景区。一直以工业强区闻名的萧山,居然在一年之内出人意料地接连拿到了“2006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前十强、“华东地区十大休闲旅游风情城市”、“浙江省十大休闲旅游城市”三项旅游殊荣。萧山,这个屡创奇迹的地方,又将带来我们怎样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