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时政·四川 > 成都日报

养蘑菇 他只需轻触按钮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今日关注——现代农业

  “两会”启幕之前,精明的投资者们就开始预测,农业股将走出向上的行情。“两会”召开以来,无论是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话题,现代农业一直不离其中。

  恰逢其时。在不久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跨越”战略构想中,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被摆在首位;市委、市政府又把今年确定为“三新”突破年,刚刚结束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又响亮地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突破。乘着这股东风,今日,本报调查员将带您走进田间地头,走进温室大棚,和调查对象一同体验发展现代农业给农村、农民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本报要闻(时政)部婷婷调查组 张全能 何海洋

  “这些电脑切换图片,是连接向哪里的?”

  “都是距离中心几百米开外的作物大棚画面,通过光纤传输,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了解作物的生长动向。”

  “那这显示屏上,不断变化的数据又是啥?”

  “哦!那些是蔬菜智能大棚的监控系统,作物加湿、调节温度,我们不用进棚,动动鼠标,在这就能干完。”

  昨天一大早,省农科院耕作栽培中心研究员汤永禄,就来到邛崃固驿镇仁寿村。“才从丹麦引进了一个新水稻品种,我得随时过来监控它在‘异乡’的生长情况,条件成熟的话,今年可能在核心区小范围栽种。”

  汤永禄所说的核心区,是位于邛崃固驿镇仁寿村的我市“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汤永禄特别强调“现代”二字——“技术的进步,结构的升级,制度的创新,农业再也不是你原来的概念了!”

  51号调查对象

  吴枝云

  邛崃市固驿镇仁寿村村民

  技术之变 从田间劳作到遥感监控

  4602亩的市“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按技术集成创新与作物产业化,分为核心区和产业区。

  这些天,这里的食用菌智能大棚最热闹,每天都有成熟的双孢蘑菇从这里产出,或是运往省内外大型超市销售,或是送达食品加工厂直接出口。

  每天上午9点,在示范区务工的吴枝云都会准时来到大棚,察看作物生长情况,采摘长成的蘑菇。吴枝云过去是这块土地上的庄稼汉,现在同样是种庄稼,和过去却有着天大的差别,他再也不用扛着锄头,挑着水桶,在田间来回穿梭。

  走进大棚,在四层钢架上栽种的白色双孢蘑菇,从有机土壤中迸出来,长势喜人。这个投入20万元打造的大棚,全是智能化机械控制。“只要按动控制钮,菌子从测温,到浇灌,都由机器来操作。”汤永禄告诉记者。

  大棚里果真“暗藏玄机”。

  这个面积约3亩的大棚里,交错着许多条管管线线。“这些管线是电子传感器,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养分供给,全部由传感器通过主控电脑控制。”汤永禄走向大棚最右侧的白色铁皮箱,原来这是整间大棚的“中枢神经”所在。从大棚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到风机、喷雾状态,都在铁皮箱里的显示器中,被动态地控制显示。对着一块传感器轻轻一吹,“哗”的一声,管线中立即喷出水来,“吹气让环境湿度有了变化,高于我们的设定湿度,控制系统就会发出‘喷水’信号。”汤永禄告诉记者。

  据悉,项目实施单位国田集团目前正在铺设地下光纤,今后核心区将全部实现数字监控,这里就能产“数字米”了。

  结构之变 从小块土地到规模经营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小块一小块、单家独户地种植,你种油菜,我种豌豆尖,能有一大半销路,就不错了,更没想过空着的土地还能种点别的。”吴枝云见证了土地的变迁。

  如今,放眼一望,400亩技术核心区,3000余亩产业区,完全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化的种植。“这些土地的‘前身’就是全村几百户的土地,后来通过‘土地流转’形式集中到一块儿的。”吴枝云掰着指头算着。

  去年5月,在诸多“红娘”的撮合下,全省龙头企业文君米业带着50万元的“嫁妆”和仁寿村成功联姻,成立了邛崃固驿国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全村4602亩耕地整体“流转”给公司,供其开展粮食蔬菜规模化经营。

  规模化经营给这块土地带来了什么?“以前,土地交给自己做,就凭点种菜的收入,根本不敢搞啥大棚,种啥经济作物,而且不晓得市场行情,生怕钱砸进去收不回来。”然而,吴枝云的遗憾,恰恰是土地整理后,规模化经营所长。

  去年5月,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国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借脑”省农科院、市第二农科所,首次将食用菌、引进蔬果种植,同时,配套现代农业设施,在示范区进行集中种植,一方是瞄准市场的企业,一方是手握技术的技术人员,确保了地里每一株蔬菜,都在未长成前就“有了主”。

  小块小块的土地连成大片,带来了“五指握拳”般效应——仅拿3亩食用菌智能大棚产值而言,就比以前的单位种植产值翻了4—6倍之多。

  收益之变 从每年千元到每月千元

  “我们家的4亩6分地也在这里,现在我们家两口人都在这里上班。”和吴枝云一样,他们村上大多数人都在这里当上了“农业工人”。记者不禁有些疑惑:祖祖辈辈除了种水稻、油菜,就没种过别的村民,摆弄起食用菌来能行吗?以前常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却要每天按时上下班,他们会习惯吗?

  已经在公司当上队长的吴枝云告诉记者,为了使农民成为“农业工人”后能尽快适应,公司特意请来专业老师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现在,我们这里有固定工人400多人,要是遇上农忙时,每天大概需要1000多人。”他说,这叫“农民依然种自己的田,同时还能挣公司的钱”。

  “以前,一斤粮食的价格和一瓶矿泉水的价格差不多。每年种水稻和油菜,4亩多地的纯收入只有1千多块钱。”说起当上“农业工人”后的变化,吴枝云将“土地流转”后家庭的收入一笔一笔算给记者听:公司按每亩每年400公斤黄谷给他们做保底收入,他和爱人两人在公司上班每月公资一千多元,年底时公司还将根据当年经营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分红。

  专家说·论变化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成都市积极开展的农业标准化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示范转化工作,是符合成都实际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通过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途径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的模式,这对成都市和四川省同类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大的引导示范作用。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吴枝云 | 汤永禄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