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邱东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就中国的资源消耗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在访谈中,邱东说,有没有就业岗位是经济发展本身的问题,就业岗位不是应该由高等教育决定的,实际上有了高等教育以后有助于就业岗位的增加。
主持人
那您对目前的人才浪费怎么看呢?研究生毕业以后面临研究生就业压力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呢?财经大学的学生会不会遇到这个问题?还是说财经大学的学生不会遇到这种问题呢?
邱东
这是社会上最关注的问题,首先可以讲经济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还是相对好一点,在就业压力上稍微小一点,像中央财经大学这种高水平的财经类院校这方面的压力更小。但是现在有一些非财经类院校的财经专业学生的就业可能有点问题,因为可以想象得到,毕竟非财经类院校(当然综合型大学不算),发展财经毕竟时间短,学术积淀少,而财经学校毕竟是在这个领域中主打这个产品,所以相对而言他们学生的素质会低一点。
邱东
而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来讲,确实社会上有这种说法“没有岗位了为什么还要扩招呢?”、“扩招以后反而是让他们找不到工作”。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不是高校自己硬去做的,而是社会需求,实际上社会上对人才需求的呼声是比较高的,同时我们也要听到另外一种声音,比如去年报名的学生是900万,最后我们招收的只有五、六百万,还有几百万是报名了,想上学但是没有学上,你让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的家长,让他们的亲属来谈该不该扩招的事,他们肯定认为应该扩招。所以这里面有一种“挤车效应”,大家知道公共汽车比较紧张的时候上了车的都喊“关门”,但是没上车的都喊“往里挤”,实际上是有这么一个问题的。这个扩招的问题也是如此,明明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还要扩招究竟好不好呢?
邱东
我是这么看,有没有就业岗位是经济发展本身的问题,就业岗位不是应该由高等教育决定的,实际上有了高等教育以后有助于就业岗位的增加,比如我们接受了高等就与自主创业能力会增强,你不可能想象一个初中生或者高中生自主创业,那是太罕见的例子,但是你接受的教育越高,你自主创新能力会更强,这会缓解就业压力。倒一步说,即使没有这种能力的话,设想一下,究竟让一个初中生或者高中生在社会上待业好呢?还是让一个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在社会上待业好呢?
主持人
曾经有人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说这样好象对社会治安会好一点。
邱东
经过高等教育的人,他的世界观和对社会事务的认识、参与和把握能力会增强。我觉得有一个现象大家应该注意,国家院校在扩招,这些年还有一些民办高效,还有一些拿不到文凭的学校,还有一些职业技校学校也在招生,他们也并不是说招不到学生,让一些家长选择的话国家高校比的话,普遍心里是希望到国家高校。
邱东
当然我并不是说他们那些学校不好,只是说他们那里可能师资不是很固定,条件不是很好,为什么还要送那些孩子过去呢?花的钱比国家高校高啊,实际上他是一种需求,他宁愿花那个钱也不能让他在社会上游荡,成天去游戏厅的话花的钱更多,现在有个学校让他念学多学少是一个问题,但是起码有一个人替家长管着孩子。所以从这个心理就可以回答“为什么没有就业岗位还要招这些学生”的问题,这些年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贴近度很大,包括对科技、产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原来我们讲“百年树人”,好像教育是很遥远的时间以后才能惠及社会,但是现在这个距离在拉短,只是你不能对教育要求也太直接了,不能说培养了学生就要有就业岗位,学校会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学生,无论在培养方式、服务内容上,包括毕业后的就业服务也做一定工作,但是你说这就是高校的责任也是不对的。
邱东
社会上说“你们学校”、“你们教育”,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应该说“我们学校”、“我们教育”,社会上教育的关联度22%,这个关联度太高了,转一圈实际上和大家都有关,所以你为难高校、为难教育实际上是在为难自己。我们总说教育投了那么多钱产出在哪儿?实际上你看这次国家的自然科学奖得奖的一半以上是高校,他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有时候我们可能关注的多,但是理解的可能还少一些,现在我们可能受这种社会发展的影响,原来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好像有一个不好的东西教育就怎么样怎么样了,实际上整个发展的成就还是主要的。
邱东
像日本在战后还在维持高等教育的发展,甚至有的大学生还搞清洁。用我们俗话说“扫大街的”就是一个高等教育阶段是储备人才,不是说这个人才需要马上就能出来的,这里有一个周期变化,比如我们说在经济发达地区学哲学的企业很欢迎,学文学的企业也很欢迎,因为他要搞企业文化,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需要这种人才,所以我们也不能使专业和就业太挂钩。
邱东
我们强调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求学校搞素质教育,一方面又要求保障就业率,这两者实际上是内在矛盾的,所以我觉得对教育问题也存在一个理性思维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