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9日专电(记者张旭)不是低保户、但因突发事件等因素陷入困境的家庭在北京市东城区能得到及时救助。依托社会救助信息系统,生活上一时陷入困境的低保边缘户开始进入政府视线。
春节前,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大学生李奕收到了东城区民政局和捐助单位代表送来的2000元助学慰问金。李奕幼时父母离异,与母亲失去联系,2002年父亲因病去世,由祖父母抚养。其祖父母均为工厂退休工人,退休费2000元左右,每月还要支付自费药600余元。2006年李奕考上大学,两位老人很是欣慰,可学费却不知何处筹措。
为解决李奕的学费,社区居委会曾多次给予帮助,但都是杯水车薪。为了能让类似李奕这样的家庭成为政府帮扶对象,东城区在北京市率先试点建立了社会救助信息系统。该系统在核定救助人群时,不再把经济收入作为唯一标准,而是由计算机按照困难程度进行科学排序。李奕就是这个信息系统的统计对象之一。
据了解,这个信息系统目前已采集了东城区近2万名居民的基本信息,并综合16个政府部门掌握的188项市民信息,从姓名、年龄、月收入,到家中是否有房产、汽车,是否有人患严重疾病等,所有信息都被转换成相应的数值,通过计算机对全区困难家庭进行精确排队。
记者获悉,还有很多和李奕家一样不够低保资格的困难家庭也排在其中,在前89户困难家庭中,就有46户不是低保家庭。这些家庭大多是因病或因家庭重大变故致贫,但并不符合现有的低保政策标准,是社会救助信息系统让这些最需要救助的家庭领到了救助金。
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局长赵凌云介绍,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实现了对部分非低保户困难家庭的救助,一些虽然受到各项政策救助但仍然生活困难的家庭也因为这个系统得到了实惠。
记者了解到,东城区民政部门并不平均分配救助名额,而是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利用社会救助信息系统,针对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给予400-5000元的救助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