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音乐专业统考报名的第一天,艺术类考生从各地涌向南京师范大学报名点。记者在报名现场对40名考生做了一个随机统计,发现竟然近七成考生是完全没什么功底半路出家的。
目击
报考“长龙”让人咋舌
昨天上午10点,记者先来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报考点。
衣着时髦、发型前卫,走在人群中这些艺术类考生的外形格外“出挑”。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艺术考生报名时做了精心的准备。女生们烫卷了长发,化了淡妆,配上长靴短裙;男生们则在服装的色彩和式样上动足了脑筋。一名女生告诉记者,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昨天花了千元烫了卷发,买了新衣服。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来自农村的考生比较朴实,好几名学生还穿着校服。在音乐学院报名点门口,记者遇到一对来自宿迁农村的母女,上午10点她们刚刚赶到学校。母亲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手里竟拎着从家带来的洗衣粉桶。母亲告诉记者,虽然家里经济困难,但全力支持喜好音乐的女儿上音乐学院。她说,女儿有一副好嗓子,从小有当音乐老师的梦想。
调查
半路出家一天唱十小时
记者采访发现,在音乐学院门前,不少等待拿准考证的考生正抓紧最后时刻“练嗓子”,表现都很紧张。几名学生坦言,他们都是半道出家的,因为种种原因从高二甚至高三才开始学音乐。更有不少学生就是因为上学期期末的模考被老师判了“死刑”,才决定改弦易辙学艺术。一名女生告诉记者,她跟随老师学习声乐才半年,为了恶补每天唱十几个小时,嗓子哑了好几次。而记者了解到,报考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考生半路出家者更多,因为家长感觉对专业要求不高。一位家长指着招生简章上的条款说:“这个专业对学生的形体、朗读能力要求更高,舞蹈、曲艺只是作为特长来考查,条件相对宽松。报名前,孩子没有接受正规的训练,只是在家练习朗读。今年看到这么多人报名,他非常紧张。”
虽然是半路出家,到底成功希望有多大,家长也觉得悬,但很多家长仍是一脸信心,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呗!一位家长说,成绩不好转艺术不是家长的个别行为,也成了学校的“战略方针”,只要成绩不太好感觉没什么指望的学生,老师都会劝其改学艺术,而这部分本来没什么机会上大学的学生,每年都有不少冲艺术成功了,还录取在不错的高校。这也鼓励了越来越多的考生半路出家。
提醒
专家反对艺考功利化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常恩对半路出家学艺术的做法坚决反对。他说:“部分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太功利了,给高一、高二的学生分等。成绩排在后列的学生全体被圈入艺术生的范围。不少学生被逼无奈只得拿画笔、弹钢琴。这完全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和选才的要求,是病急乱投医。”王常恩说,高校最希望招收的是自身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从小喜爱艺术,并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学生。事实证明,这部分学生在今后的升学、就业中更占优势。那些为升学而学艺术的考生即便侥幸入学,明显表现出后劲不足。考研和就业成功率均低于功底深的学生。
而艺术类考试的空子也并非那么好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的张鹏副主任说,在艺术专业测试中想蒙混过关的希望并不大,比如他们学校在测试时七八位评委同时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个平均分,没有艺术基础基本过不了关。蔡蕴琦张琳 2007-03-10 06:58: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