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闻热线66810222海口3月9日讯(见习记者谢宁)连续几天的阴雨有效地缓解了我省部分地区的旱情,但与此同时,却给部分市民增添了行路难的烦恼。许多市民打进本报热线电话,诉说连日的阴雨使得家门口的道路泥泞不堪,非常难走,希望本报能够给予关注。因此,记者前往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几条路实地观察,如实记录。
镜头一
大英市场:行人好似在跳舞
位于明珠广场西侧的大英市场的客流量一直不少,以往一到下班时分里面便挤满了人。
但这几天客流却一直不旺,稀稀拉拉地没有几个人前来买菜。
一位卖水果的摊主说:“你看下雨之后这路多脏,多难走啊,谁还过来买菜!”记者望去,从路口往西走不到10米的距离,就已经觉得无从落脚了。一些路过的人踮着脚,提着裤子,左一拧又一扭地“蜻蜓点水”般走过,好似在跳舞一样。行人纷纷对这条路摇头,称一下雨这里就非常难走,有关部门真应该好好管一管了。
路旁蛋糕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路的卫生实际上是有人负责的,有一个清洁工每天不知道要在这条路上打扫多少次,清理多少垃圾。一到雨天的时候,地上的垃圾和着泥水,打扫起来要难上许多。
镜头二
中沙路:车辆全像醉了酒
在靠近南海大道的中沙路路口往上20米,是一段坡路。在这一小段路上,散布着大大小小七八个水坑,大的有汽车轮胎那么大。记者来到这条路上时,正是大家午休的时间,行人稀少,但路过的汽车和摩托车还是不少的。驾车开到此处的时候,许多司机都减慢了车速,左拐右拐地慢慢绕过一个个水坑,避免剧烈的颠簸。而路过的摩托车则表现得更加有趣,由于过于频繁地拐弯,摩托车在地上不停地画“S”型,没有一辆走的是直线。
记者还注意到,在这条路的两侧,分别有一所学校和一所幼儿园。等到下午孩子们放学的时候一起涌出来,再加上校外停放的家长接孩子的车辆,这窄窄的马路恐怕要不堪重负,等孩子们费力地从里面走出来的时候,身上不溅上几个泥点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镜头三
振兴路:半边工地半边泥
位于省高级人民法院旁边的振兴路最近正在施工,施工单位围起了半边马路铺设雨水管。剩余的另一半用作过往车辆和行人通行之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施工单位的大卡车把路面压得坑坑洼洼,这几天下雨后,雨水和车上掉下来的泥土混合在一起,把路面弄得非常脏,柏油路面已经被泥水覆盖,走过一次鞋面就脏得不像样子。由于人和车走在一起,也非常不安全。有时汽车开快了,把泥水溅得别人一身,只能自认倒霉。
这条路白天还好走些。到了晚上,路两旁没有路灯,黑得很,行人根本看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路,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说不定哪一脚就踩到了水坑里,所以许多居民都不敢让孩子和老人在晚上出门。
镜头四
道客村口:司机行人心悬悬
南大桥附近道客村口的路是个老问题,从去年就不停地有村民向本报反映。今天又有村民对记者说:“这里的积水已经让我们出不了门啦!”
记者来到现场后,看到道客村的路况确实要比前几条路差一些,但还没有到使人出不来门的程度。这条路上水坑星罗棋布,路面泥泞不堪。比那几条路严重的是,这条“泥路”的长度要远远长于那三条“泥路”之和,从路口一直延伸到道客村中,至少有50米,这就使得村民更加难以忍受。
记者在路边观察了一会儿,任一辆汽车开过去后,车身都会沾上溅起的泥水。行人们都躲着路走,沿着路旁店铺的门廊下走过。当时正值放学时间,有几个孩子就扶着路另一侧污水河旁的栏杆一点一点地往前挪。也不知道那栏杆结不结实,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
最后,记者亲身走了一回,这才发现,这条泥路原来是柏油路,只是上面覆盖了3~5厘米的泥土,才使人误认为这是一条泥土路,一些泥土较浅和水坑侧面都可以看到黑色的柏油小石子,只是路面看起来已经残破不堪。正是这种破烂的路面积攒了厚厚的泥土,再遇上这连雨天,想不积水都难啊!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报料人:王女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