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当积聚与“狼”共舞实力
——代表委员热议国有银行改革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记者邬焕庆 万一 张晓晶)“经过深化改革后的国有银行,现已具备在本土和外资银行竞争的实力。”吕建中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出席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巩固和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果,这为国有商业银行应对银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的新形势提供了指导思想。2007年,外资银行的竞争恰恰是促进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一种动力,它可以推动国有银行在建立现代银行制度过程中由“形似”向“神似”转变。
股份制改革,甩掉“呆坏账专业户”帽子
历史回顾 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存在不良资产包袱重、资本充足率低、经营机制不完善等困难,被一些外国评价机构称为“呆坏账专业户”。1998年,政府向四大国有银行注入2700亿元资金,提高其资本充足率;1999年又剥离四大银行1.4万亿元不良贷款,转给四家政府所有的资产管理公司。
改革成果 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4%、13.15%和10.74%,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为4.19%、3.51%和4.1%,税前利润分别达340.13亿元、328.14亿元和385.85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全面上市指日可待。
代表之声 全国人大代表吕建中:国有银行现在在资产规模上已经可以和任何一家外资银行抗衡,下一步,我们应该在“做大”的基础上把我们的国有银行“做强”,在风险管理、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盈利及服务水平上,向花旗、汇丰、摩根这些国际大银行看齐。国有银行在已经处置好不良贷款旧账的基础上,一定要切实注意防止不良贷款的重新反弹。2007年后,在经历了重组改制和发行上市这个“快过程”,国有银行应该在公司治理、信贷文化、内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继续推进。
市场竞争意识,逐步提升服务满意度
历史回顾 2004年,北京一家报纸曾就国有银行的服务质量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进行过一次访问调查,结果数据显示:58.6%的被访者对国有银行的服务并不满意。而意见比较集中在“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满”和“银行人多经常要排队”上,67.2%的受访者认为本土银行与外资银行最显著的差距在银行的服务意识上。
改革成果 2005年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并逐步上市后,在市场竞争意识上日益增强,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几乎成为所有国有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抓手”,服务提供的过程被高度重视,被纳入服务质量的考察范围,目前各银行“脸难看、手不勤”的情况有明显改观,群众满意度正逐渐提升。
委员评议 全国政协委员温克刚:应该看到,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最大的比较优势是在传统的银行业务方面,尤其是在人民币存贷款业务上,这缘自国有银行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网络和渠道优势。在与外资银行竞争时,国有银行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继续下大力气解决服务意识不到位、态度不热情、设施不完善、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在外资“抢滩”的背景下,群众对国有银行服务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到忠诚度,而我国百姓对国有银行的忠诚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国有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胜负。
监管网日密,可有效减少金融腐败案件的发生
历史回顾 由于监管不到位等种种原因,国有银行曾爆出过一些大案要案,如南海华光73.2亿元骗贷大案、中国银行哈尔滨市河松街支行9.4亿元金融诈骗案、交通银行锦州分行2.2亿元不良贷款核销案、工商银行上海外高桥支行姚康达7141万元个人住房贷款案……而与这些大案要案同时发生的,还有不少银行腐败案,一些国有银行高层人士落马。
改革成果 2006年起,通过上市促进重组,凭借国际资本市场的约束机制,国有银行的监管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银监会2006年发布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提出了13条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见,并督促银行机构落实。此外,国际通用的“内部稽核机制”正在国有银行内逐步得以借鉴、推行。国有银行的信用风险在明显下降,银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在加强,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信心增长。
代表委员点评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银监局局长洪虹:在与外资银行“共舞”的格局下,国有银行要不断学习国际银行监管经验,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步伐。要通过监管,最大程度消除和防范多种风险因素,同时为金融创新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监管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中要有前瞻性,在监管措施上要有预见性,在监管手段上要注意灵活性。
全国人大代表黄鸣:在前一阶段案件暴露的基础上,从主管部门到国有银行自身,都已经重新审视并制定了严密的监控、督察、核查机制,这一点将有效地保证国有银行以健康的体魄来迎接外资银行的有力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