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来不遇的风暴潮近日袭击了渤海湾,摧毁了我市千余大棚。6日,记者在芝罘区黄务街道办张家村看到,蔬菜大棚上的遮蔽物及支架被狂风吹散,蔬菜、水果苗在风雪中全都被冻坏了。年过五旬的菜农老崔含泪说:“一家人辛辛苦苦侍弄的油菜、草莓本打算在‘五一’前上市。
像老崔一样受灾的菜农、果农还有不少,仅在黄务被毁的大棚就有百余个,在福山、蓬莱、栖霞、海阳、龙口、莱州等地,均有数量不等的大棚遭到毁坏。这些受灾农民,无一购买农业险,碰上这种天灾,损失再重也只得自己认栽。老崔说:“前几年我刚建起大棚时,儿子曾提议我买个农业险以防止天灾人祸。考虑到每个大棚每年保费就得500元,我就拖着没有去买。”而今老崔却后悔了,他说如果有保险公司赔偿,他还能有点盼头,否则真是“一夜致贫”了。
农业险究竟是咋回事?怎样到保险公司入保?记者在采访中碰到不少询问的菜农,一场风暴吹醒了他们的保险意识,黄务套口村的孙女士还一再委托记者帮着打听打听。7日,记者采访了市农业局、财政局相关科室,得到答复是我市目前还没有成形的政策性农业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保公司虽然开展过商业农业险项目,但后来也叫停了。
在中国人保烟台分公司,有关负责人称:他们曾经开展的农业险属于商业险,当初尽量按农民能接受的价格开展入保业务,但由于农业险的风险太大而且成本很高,公司最终理赔不起了。而今,“多年致富,一灾致贫”的教训使大批农民有了加入农业险的愿望,但保险公司却因缺少政策支持望而却步。农民与保险公司在保费问题上的分歧,成为导致农业险“遇冷”的症结所在。
去年年底,山东省在章丘、寿光、临清3个县级市开展试点政策性农业险,对于农民自愿为小麦、蔬菜等购买保险,政府将给予40%-50%的保费补贴,财政保费补贴由省、市、县财政按照3:3:4的比例分担。我市有关农业专家分析,今后,政策性农业险的推广,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尴尬。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到了“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增加政策性农业险试点”这句话,并指出“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是提高我国农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环节”。市财政局农业科负责人分析,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农业保护措施之一,温总理的讲话昭示着政策性农业险将迎来春天。
记者了解到,在山城栖霞,这个频频遭受霜冻、冰雹袭击的果业重镇已在全市率先迈出了推广农业险的步伐,该市农业部门正展开农业险市场调研,为在烟台地区推广农业险率先试点。记者赵志杰
编辑:傅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