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尽快提高赤潮预测预报能力
本报讯(记者任荃)好似病毒的“72变”,构成东海赤潮的藻类品种正随着海洋环境的变化而急剧改变。国家赤潮973项目课题组经过5年海上赤潮调查发现,随着东海海域营养盐的结构性变化,赤潮中有毒有害藻类的数量正在明显增加。
作为我国赤潮高发的“重灾区”,东海的流场和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藻类的生长。全球气候变暖,海温上升,无形中又加速了它们的生长,使得赤潮爆发时间提前。然而,引发赤潮频发的最主要因素则是随长江一同入海的营养盐。“营养过剩”的海水不停为藻类“施肥”,最终导致了赤潮范围的大幅扩增。
课题组发现,近50年来,东海海水中所含的硝酸盐浓度不断增加,而硅酸盐浓度却大幅下降,两者比例间的结构性失衡引发了一系列复杂变化,使得东海赤潮在爆发频次增多、范围扩大的同时,有害、有毒赤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名江告诉记者,2002年,舟山口外几百平方公里海域就出现了有毒的“亚历山大藻”;2005年,一种直接对鱼类有害的“米氏凯伦藻”更是“霸占”了东海15000平方公里海域,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未来藻类品种将向什么方向变化,目前我们并不清楚。”周名江担心,一旦出现更大规模的有毒藻赤潮,如“米氏凯伦藻”的“姐妹藻”——“短凯伦藻”等,将严重威胁该海域的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
对于小范围赤潮的治理,科学家目前已经有些办法,但对于已经爆发的大规模赤潮,现在还难以治理,唯一的办法只有减少上游污染,加强预测预防。“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来,东海赤潮有大规模向有毒有害演变的趋势。”周名江说,东海是我国最大的渔场,生态环境一旦失衡恶化,将很难在短期内恢复。然而,迄今为止,我国只对赤潮进行了小规模试验性预报,尚没有业务化的赤潮预报。对此,周名江呼吁,尽快研究东海赤潮的演变规律,建立数值预报模型,提高我国赤潮预测预报能力,所有这些都已经迫在眉睫。赤潮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是指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近年来,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以每10年增3倍的速度上升,1998年至今,每年都发生了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世界罕见的特大赤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