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人本来享受医疗保险,一旦退休,去外地投奔子女,看病吃药就都不能报销了;一些出差的人,在外地生了病,医药费就都得自己掏——日前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解生瑞对这些现象提出质疑:医保是国家规定的一项保障措施,为什么不能像银行卡那样可以在全国通存通兑?难道医保卡只能充当“本地粮票”?(3月11日《晶报》)
民众普遍看病难,加上医保卡使用限制条件也很多:指定医院、指定药物、指定时间,更不能跨地区使用等等,这就使手持医保卡而身居异地者看病更难,因为医保卡上明明有钱,却不能在异地使用,医保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这种医保关系在哪儿就只能在哪儿就医的医疗制度,限制了全国各地的人才流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变换工作地点很平常,而目前地域分割的医保制度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要想流动且不为医保折腾的话,就只有不参加医保了。当户籍制度不再束缚人才流动之时,那种“画地为牢”式的医保制度却又成了新型的限制人才流动的“拦路虎”。
再者,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子女在外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很多老人为了享受原单位的医保只得留在当地,长期和子女两地分居,老人得不到子女照顾,生活更困难,这很难说是一种人性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有专家甚至认为,这种各自为政的医保制度,侵犯了人们的医疗权和病人看病的选择权,应该不是乱扣什么大帽子吧?
笔者由此想起了一幅漫画:两个熟人在机场相遇,一个人问另一个拿机票的人:“哥们,去哪里”?另一个人说:“回老家,看个感冒!”但愿这种荒唐事儿不再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