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者出发时在南昌火车站前合影。
昨日下午5时40分许,载有13名赴老区支教志愿者的列车即将启动,站台上前来送行的亲友和他们依依惜别。记者李伟摄
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肩负着向老区人传授知识的责任,昨日下午,本报招募的13名支教老师豪迈出征,将赴井冈山、延安等老区,开始为期5个月的支教活动。
临行前增加两个支教名额
就在出发前一天(3月10日),本报突然接到深圳主办方的电话,要求本报增加两个支教名额。
主办方说,江南都市报在招募支教人员的环节上非常认真到位,为受援学校募集了一批令主办方满意,受援学校放心的优秀教师,要求江南都市报再招募两位赴河南的教师。
记者连夜从报名人员名单中反复筛选,终于选出两名支教老师。这两位老师还在岗位上从教,突然接到可以赴老区支教的通知,又喜又忧,他们随即与自己的学校取得联系。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学校非常支持老师的支教行为,很快就办理了相关请假手续。就在11日下午,离正式出发还有1小时,两位临时接到通知的老师匆忙收拾好行李,直奔南昌火车站,与支教大军会合。
多家媒体到车站聚焦出征
11日下午5时,得知支教老师要出征,南昌火车站给予了支持,13名支教人员和家属同时被安排在条件相对优越的贵宾室候车。省慈善总会义工中心特意派来20多名志愿者,帮助支教人员推行李。照相机的闪光灯不停地闪烁,不少媒体记者蜂拥采访,让13位即将赴老区的志愿者有些不习惯。列车进站,当义工帮支教人员推着行李上车时,支教人员顿时又多了几分离别的伤感。
在站台上,不少旅客得知有一批支教人员赴老区支教,都竖起了大拇指。一位来自广东的旅客说,支教老师将使革命老区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得到缓解。他还说,他们主动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舍弃小家为大家,用智慧和爱心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体现了志愿奉献的高尚精神,值得青年们学习,也充分展示了支教教师志存高远、无私奉献、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花5个月做影响一生之事
在贵宾候车室,记者采访几位即将踏上征程的支教人员。来自南昌的方建说:“是一份社会责任感促使我前往老区支教。”他说,去年,他在武宁县看到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窘境,他的心情很沉重。人畜不分的茅草房,孩子们的衣服是补了又补,鞋子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来的,还有许多学生每个星期从家里带来米交给学校食堂,这就是他们一星期的饭了。第一次看到这些,方建流泪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那里竟是这样的贫穷和落后,和自己的生活环境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裴洁告诉记者,她要把奉献与爱心融入到平凡的事业中。作为青年人,如何在青春岁月燃烧激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这其实需要青年教师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扎实的专业技术作基础。
谈到支教,刚刚走上社会的徐升说:“我要花5个月时间做一件影响一生的事。”
让支教者在岗位上发挥特长
本报发起募师支教活动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名志愿者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然后筛选出了支教老师。井冈山市教师比较紧缺,该市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做好了一切准备,以迎接支教教师的到来。在管理上要严格,在安全上要保证,在生活上要关心,努力为支教教师发挥特长、展现才华创造良好的环境,给支教人员提要求、鼓干劲,使他们愉快地奔赴支教岗位。文/记者徐黎明图/记者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