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报
“和谐文化”体现发展意识和民本思想
作者:王小宁、刘洋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当前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任务,把建设和谐文化列为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两者相辅相成,宛如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建设和谐文化要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背景链接]
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不平静的,中华民族饱受战争之苦,失去了不少发展的机会。今天的中国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致力于民族整体的发展。但在近年的发展中,由于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制度还不完善,一些方面离真正的公平还有距离……
[委员观点]
陈漱渝:和谐社会不等于没有矛盾。任何社会、人类社会的任何时候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沟通矛盾、处理矛盾,“和谐文化”是“润滑剂”,最终能使矛盾双方达成彼此的谅解。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既不是古希腊的“和谐”也不是孔夫子时代的“和谐”,而是随着时代进步、发展了的“和谐”。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相适应,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相联系。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以承认差别、承认矛盾为前提,以追求公正为最终目的。而解决现实矛盾,根本的一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社会制度在发展中完善。而发展需要和谐的文化,和谐的文化促进发展。
和谐文化——“和而不同”[背景链接]
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中强调:“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例如,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委员观点]
叶廷芳:在学术文化上,要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允许各流派平等地交流看法,培养尊重和保护少数派的社会氛围。(上接A1版)少数虽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也往往萌芽于少数之中。任何浮躁的违背学术规范的和学阀的做法都是不符合当前建设和谐文化的宗旨的。"和而不同"绝非无视差异性,而是指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最终达到高度的团结一致。
[记者点评]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和"指"和谐",与"同"不同,"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和谐绵远、美轮美奂。"和"标志着事业之广大深远,"和"的精神标志着厚度,标志着不同的认识角度,标志着开放性。
和谐文化建设贵在舒解民生问题[背景链接]
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国企退休职工为例,这两千多万退休职工现在所拿的退休工资只是同龄机关或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工资的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曾是企业的干部和高级技术人员,当年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到企业一线去的。他们的境遇关系到现在千千万万家庭的心情。
教育难、看病难、住房难的现象,尽管中央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但问题始终难以根本解决,主要的原因是有既得利益的存在。
此外,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社会福利保障如何解决?工人与雇主间的利益如何协调?大学生就业途径怎样拓宽?处于危机边缘的自然环境资源如何保持才有利于社会长久的发展?有人说,中国社会的确是发展了,但"分配机制"这篇文章尚未破题。
[委员观点]
于天忱:由于我国历史遗留的问题多涉及面大,很多问题都有待于逐步统筹解决。对退休的国有企业职工应采取原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
杨胜群:建设和谐文化就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当某一个利益集团和更大多数人的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不能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以迎合少数人的利益。既得利益者是少数,而那些需要受教育的人、看病的人和有住房需求的人毕竟更多一些!
李永海:民生的基本问题与"和谐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和谐文化之根本在于协商和解决民生问题,对"利",即公平的分配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
[记者点评]
"民为邦本",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舒解民生问题,为民"舒心解忧",使相对公平合理的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最广泛的社会认同。
和谐文化建设不能忽视文化艺术的作用[背景链接]
文化部最近出台的政策显示,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一样被列为以建设和谐文化为目的的文化体制改革的两个重要的方面予以大力推动。至此,中国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将更加关注基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的建设,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广阔的业余文化生活场所。
[委员观点]
傅庚辰:文学艺术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定是不可忽视的。文化使生活更加美好,艺术则是人们身心的减压剂。建设和谐文化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人们身心愉快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或许运用通晓的语言,"和谐文化"也可以这样理解:一种能使更广大的人身心得以健康和舒畅的文化。
[记者点评]
建设和谐文化,是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和各个区域广泛地展开起来的。有思考的展开,有经验的展开,有实践的展开,有问题的展开,有计划的展开……它体现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题中之意。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件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事业,在这项事业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共生共衍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充分均衡地调动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团结一致,和谐共处,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是建设和谐文化实现文化和谐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广大政协委员讨论中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