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执行力”一词首次写进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增强执行力”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可“执行力”到了一些地方,就变成“抗拒力”了。4日下午,政协委员杨志福当面向温家宝总理念出了一段近些年流传的民间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
“执行力”为何会被“打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地方、有的部门“见困难就让,见好处就上”。一些地方政府还在追求GDP片面增长、“环保风暴”在一些地方不了了之、土地“红线”一再被某些地区突破、食品药品安全和“看病贵”“上学难”等老问题多年未解决、一些地方出现干部和高工资者买到经济适用房的“异化”现象……由此产生的是官民矛盾,甚至导致“无直接利益冲突”,而事实上其背后都有“直接利益冲突”。
我的看法是,“执行力”最需要“无缝隙”。有缝隙就会有漏洞,而这个漏洞往往不是“沙漏”、亦非“小洞”。政协委员任玉岭的分析很到位:政府执行力打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权钱交易的过程中,公权受到侵蚀,部分政府权力成为少数官员的寻租筹码。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出现“裂谷”,就与职能部门官员的贪腐密切相关——“两会”前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原局长郑筱萸因为腐败而被撤销了全国政协委员资格;郑筱萸的腐败被媒体称为“典型性腐败”,因为一个部门损害了一个行业。如今沈阳一药企甚至申请注册“郑筱萸”为耗子药商标,可见公众对贪官如何的仇恨。正因为制约的缺乏、制度的漏洞、官员的贪腐,执行力被变成一句空话。
政令出不了中南海,或者一出中南海就被“人间蒸发”的事情,不能再继续了,这就需要无缝隙执行力。“无缝隙”就要求环环相扣,这在管理层面特别有意义,宏观的行政管理如此,微观的具体管理亦然。比如法国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就是“无缝隙”的,它所有的环节都具有“可追溯性”,具体到每一头牛都有编号、每一块加工的牛肉也都有来源信息编号,用数字说话;如果哪块牛肉出现问题,立马可以追溯到源头,责任一清二楚。如果我们的执行也达到法国管理食品那样的“无缝隙”,试问谁敢造次?
执行力“有缝隙”,背后都涉及执行者本身的“缝隙”;所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仅仅对“事”是不够的,必须对“人”进行质询、监督——这里的“人”就是责任人、责任官员。代表委员的“问责”,显然是要问“人”的,否则就找不到真正的责任人,而“无人负责”必然导致悲剧重演。在各级“两会”上,如果责任官员都轻松舒服,那么,“无缝隙执行力”也近乎一种幻想。若想实现“无缝隙执行力”,那么在大政方针的监督上,就需抛弃“对事不对人”的陈旧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