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在安装电池回收箱
半岛网3月11日讯(记者 高一靖 王法艳) 小小一节废弃电池,竟能使1立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今天上午,由本报和青岛双星集团联合组织的周末义工团队启动了春季环保活动,20名大学生义工亲手制作了20个电池回收箱,并送入海琴社区居民楼道中设立回收点。
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在得知本报周末义工将发起春季环保活动后,青岛科技大学爱心社的20名同学利用休息时间,专门从宿舍、学校商店张罗来废弃包装盒,并亲手制作了20个贴有“周末义工旧电池回收”标志的回收箱。
义工任芳告诉记者,科技大学紧挨着洛阳路街道办的海琴社区居民楼,义工们将把亲手制作的回收箱分散放置到居民楼内,今后每个月都会组织人手前往收集居民们丢弃的废旧电池。
今天下午1时,记者随同制作回收箱的20名周末义工,一起前往海琴社区内寻找适合安放箱子的居民楼道。由于20名义工都是在校学生,他们用来制作电池回收箱的材料都只是简单的水果盒、牛奶箱,但每个义工都花了很多心思让回收箱尽可能地方便市民。在商水路的一个居民楼内,义工樊兆博仔细地用钉子把箱子固定在墙上,还用小刀在箱子侧面开了个“天窗”,方便居民顺手就可以把电池丢到箱子里。
20名义工安放回收箱的过程中,义工曹丽洁还主动担任起“场记”的职责,用笔把每个箱子的安放地点和安放人都仔细地记录下来,方便今后再来回收。任芳告诉记者,今后每个月他们都将抽出时间来把回收箱里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送往专门的回收站,“我们还想陆续扩大废电池回收箱的安放范围,让更多社区居民的废旧电池都能得到有效回收和利用”。
责任编辑:亦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