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社区医院缺好医生、没人光顾,一方面是黑诊所、游医庸医泛滥害人。社区医疗怎么办?”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谭家驹提出,修改《执业医师法》和《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让医生从目前“只能在注册医院看病”的尴尬处境摆脱出来,开办个人诊所,实行“医药分开”,“这样我们这些大医生也可以下班回去后,就帮街坊看病,方便又便宜。
医生在诊所只收诊金市民到公共药房买药
现在国家把发展社区医疗作为医改的探路先锋、解决看病难的重要药方,但现实确实尴尬。谭家驹代表指出,现在老百姓为什么还是“看感冒也挤大医院”,关键就是社区医院缺好医生,信任度低。社区医院没办起来,大医院又人满为患,结果导致黑诊所泛滥。
他提出,修改《执业医师法》和《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让医生从目前“只能在所注册医院看病”的尴尬处境摆脱出来,允许多点执业,开办个人诊所方便街坊。“国外都是这样的,只有我国还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思想,把医生绑在医院,浪费医疗资源。修改条例,有利于医生从‘单位人’向‘行业人’的转变。”
按照他的设想,医生工作之余开诊所,除了可以改变群众“小病都挤大医院”的错误导向,缓解看病难;还可进一步设立几个区域的公共药房,市民凭处方到药房买药,医生在诊所只能收诊治劳务费,这样可以真正做到“医药分开”,避免医生为了牟利而开“大处方”,群众看病贵也可望缓解。至于诊所医疗安全如何保证的问题,他觉得只要配套出台“准入制”,严格规定医生资质,定期加强监管就可以了。
诊所并非都是黑的社区医疗应多条路
谭家驹的建议得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方潮贵这两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支持,他们也在建议上签了名。不少医疗卫生界的政协委员也表示赞同。他们指出,发展社区医疗要允许多条路,除了钟南山院士呼吁的加快培养社区全科医生,还应学习国外经验,鼓励医生开办诊所,提供便民服务。
“现在一讲诊所就是黑诊所,都是那些没有资质的黑医搞臭的。其实在国外,哪有医院一天看五六千个病人的?老百姓头疼脑热,多找私人诊所。“北京的朱宗涵委员说,国外医学生毕业后到大医院的不多,很多拿到执业证后,就开各种专科诊所。以前我们的医生也是个体户,解放后按照工业体制,才集中在医院看病。现在应该适当回归这种灵活的个人诊所、联合诊所制度,为老百姓提供社区诊疗、预防保健服务。不要把担子都压在社区医院头上。
王智琼委员也上交相关提案称,按照现在的执业医师法,医生只能在注册的医院看病,在其他场所看病就属于“非法行医”。这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应该尽快修改执业医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