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2日电 香港入境处斥资200万元建立历史纪录长廊。进入历史长廊,我们不仅看到黑白身份证,还可见到更早期的纸制身份证、十九世纪的死亡登记册仿制本等,极具历史价值。稍后日子,入境处将开放长廊予公众参观。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入境处助理处长(信息系统)黄威文表示,入境处在05年搜集有关本港入境历史的资料,从处方的部门档案室、资深同事的私人珍藏、政府新闻处及其它办事处,搜罗珍贵的证件和用作印刷证件的工具。
到06年,历史纪录长廊开始动工,同年年底竣工。负责该项目的入境处总入境事务主任(纪录及数据管理)周梁玉婵表示,由于部分证件已“溶溶烂烂”,处方只能制作仿制品,部分珍贵的工具,如造身份证的晒相工具都已不知所终,他们只能仿制一模一样的作展览。
黄威文说,长廊见证香港入境事务历史,非常珍贵:“六十年代(档案处理)只系用打窿机,七十年代转用微缩胶片,八十年代使用计算机化系统。八一年,用计算机技术造身份证,当时好先进。八七年可以用身份证出入境,已经开始无纸化。”这些变迁,对入境处有特别意义,对教育市民去认识自己的家,亦有一定帮助。入境处希望,在稍后时间开放长廊予学校、团体等参观。
当走进有五个展区的历史长廊,有一种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第一个展区,展出多本六十年代或以前的证件,有四十年代的十年居留证明书、纸制身份证等。1949年前,香港尚未有人事登记条例,证件签发工作都由皇家警察负责,我们可见到由警方签发的回港证、英籍(香港)护照等。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由右至左书写的1873年死亡登记册,虽然年代久远,但纪录得颇详细,连死亡原因都有提及:第一个死亡纪录在案的市民叫朱亚娇,在正月初三当天内伤身亡。不过,这本只是仿制品,周梁玉婵说:“太久以前了,已经溶溶烂烂。早至二十年代的证件,要专人每年维修。”
走入七十年代展区,是进入科技的年代。入境处引入微缩胶片技术,保留市民的永久纪绿。胶制的黑白身份证、计算机化的出入境统计系统,亦在那时候诞生。
八十年代,全港市民在四年内换过两次身份证。1983年,入境处推出计算机身份证,全民换证,1987年再换一次,究竟出了什么岔子?黄威文解释:“1984年发表中英联合声明后,身份证的背面,要取消英国徽号,印上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他说:“虽然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可过渡97年,但回归后,英国没权让这个身份证持有人返回中国地方,所以转成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一向以来,黑白身份证都为人诟病,指相中人永远“上镜丑过真人”,“白雪雪”的都变得“黑麻麻”,原来是“影印再影印”、三十人用同一个色板的后果,黄威文道出鲜为人知的造证过程:“一张身份证,要用六层不同的电板印刷,所以相片要影印再影印……一块电板要处理三十个申请人,但人人肤色不可能一样,我们只能用个中位数(肤色色板)。”
九十年代,是回归祖国的年代,可以见到褪走皇冠的特区护照;步进21世纪展区,放了一个极具未来感觉的、具预测能力的水晶球:水晶球不时弹出“无纸化”、“电子数码化”的字样,亦标志着入境处会朝向这些方向进发,方便市民各方面的出入境事宜。(吴美慧)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