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是一位大忙人,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也不例外,会议期间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本报记者与冯骥才是老熟人,但也是几经联系,才在昨天晚上11点多采访到这位全国政协常委、文化名人。
近十年来,冯骥才奔走在田野村落,一心致力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向全社会大声疾呼。
“千姿万态、风情各异的古村镇,是中华大地上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保存在古村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在古村镇中,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绝大部分保存在古村镇中。”冯骥才说,“但是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冲击下,古村镇消失很快。有些古村镇表面看风格犹存,而实际上内部遗存不多。弘村、西递是皖南地区两个非常有名的村庄,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我走到老百姓家里,却发现任何历史细节都没有,找不到一点历史的积淀。所以,要高度重视这种‘文化空巢’现象。”
冯骥才认为,保护古村镇,既要保留古老的村容镇貌,更要留住它的内涵。否则这些古村镇即使保留下来,也成为记忆的真空。“当务之急是在这些重要的古村镇建立博物馆。”冯骥才说,“博物馆以抢救性收集为主,收集内容包括特色家具、古代农具、历史文献、文化器物,以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然后进行整理、分类、陈列。各地古村镇博物馆应各具特色,避免建成简单统一格式的村史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
冯骥才强调,在当今社会,文化人应该做文化的事情。我们离不开文化的根,在全球竞争的新时代,我们要永远保持中华文化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