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倩
给学生带来额外压力的,很大一部分直接来自各种各样的教辅材料。给本报来信的“风雨中的小草”也说:“现在巴不得在中学阶段就把所有知识都灌输给学生……教材越来越难,各权威大学又编写什么‘同步练习’,逼着中学不得不用。
2006年的粗略统计显示,市场上针对小学和初中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辅用书多达10000余种,高中阶段也有8000种之多。
由于教辅跟着教材走,不同地区有了不同教材,势必导致了教辅的品种呈几何形扩大,让学生更加无所适从,倍感焦虑。
从2005年6月开始,教育部与中宣部、人事部、社科院、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进行了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此次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的学校和教师由于面临着不断增大的各种压力,教育教学片面地适应升学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人格养成、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难以落实,题海战术、反复考试大行其道。
系统调研表明,一些地方政府抓教育工作简单化、片面化,习惯于像经济上抓GDP一样在教育工作中抓升学率,并以此作为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的主要指标。这无疑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倾向,使素质教育难以在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得到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