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包括豪华办公楼在内的楼堂馆所等本次两会焦点问题,国务院正在制定审计管理办法。
(《新京报》3月12日报道)每次审计报告公布时都会在社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这表明公众相当拥戴和依赖审计。
两会是民意彰显的盛大节日,是百姓问政的政治广场,是对社会问题进行集中会诊的时候,应该给“暴露问题”的审计部门更多的表达空间。怎样给李金华们空间呢?学者熊伟的建议就非常好:改变国家审计署每年6月做审计报告的旧例,将时间提前到“两会”期间,人大会议增加“由国家审计署作审计工作报告”议程。这样既能提升审计的政治权能,又能改变“重审计,轻整改,年年审计年年犯”的现象。毋庸讳言,虽然每次的审计报告充分地满足了百姓对公共财政使用的知情权,但“屡犯屡审、屡审屡犯”现实仍然存在。公众虽然对那些部委屡审屡犯的问题非常痛恨,对公共财政的滥用感到非常痛心,可根本无力影响什么、改变什么。如今两会上代表和委员的批评虽然越来越多,但大多批评都是泛指,没有直指哪个具体的部门。如果让审计署在两会时公布审计报告,那样代表和委员的批评就有了具体所指。而且这些问题部门的领导都会参加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可以当面对这些官员进行质询和批评,要求官员给出解释。而且两会是审批每年政府预算的时候,选择这时候曝光乱花钱的部委,可以使代表进一步强化对预算的审查。如果将审计报告在两会时公布,我想“重审计轻整改”的现象会得到有效矫正。两会是中国“监督能量”最集中的时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民意、媒体等其他监督力量通过两会凝聚到一起,形成一种非常大的监督能量,这种监督能量形成的民意气势有助于民权的伸张。法律赋予了人大代表质询权、建议权、批评权、提起罢免议案权等权利,也赋予了政协委员批评权、提案权等权利,这些权利可以将老百姓对“屡审屡犯”的痛恨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