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发现古代书籍微刻珍本
退休老师精心珍藏40年 疑为古代科场作弊夹带
一本面积如10元人民币大小的书,每页印有4300余字,全书共65页,约有28万字,书中内容多为孔子带弟子游历卫国讲学之事。3月9日下午,家住牟家庄115号的郭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已经收藏40年之久的这本《卫灵公章一》。
全书字体小排列密度大
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了69岁的郭先生家中,郭先生从抽屉中拿出一个写着《卫灵公章一》的小纸盒,抽出内芯,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本封面发黄的小书。
老人精心保存40年
郭先生告诉记者,他退休前是一名中学教师,对文学艺术很感兴趣。1967年,他在一个路边小摊上发现了这本书,因为印在书上的字十分小,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当即购买回家,40年来,他十分小心地珍藏着此书。退休后,郭先生每天拿着5倍放大镜阅读此书,通过阅读他了解到,此书的内容是孔子带弟子去卫国讲经与卫灵公讨论时政、道德、军旅、仁义礼智信等问题的记述,还有孔子的弟子自贡、子路、严渊的文章,有的命题有多个作者不同风格的文章。
疑为古代科场作弊私刻本
近年来,郭先生查阅资料得知,此类书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流行时期,为应对科考用来作弊的私刻本。目前国内已发现有两种版本,一本在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全书100页,共75万字,另一本在江西安福县,全书80页,共20万字。据收藏专家介绍,此类书是目前我国已知古籍中版本最独特、字体最小、版面密度最大的私刻本,专供当时考生作弊之用,在古代属禁书,故无任何刻印者署名和刊刻时间。
在采访中,郭先生告诉记者,他希望兰州能有专家对他收藏的这本书进行鉴定,得出此书的收藏价值和距今年代,也希望能对古代科举制度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专家称此书属古代“巾箱本”
随即,记者和郭先生带着此书来到了省图书馆历史部,历史部的易主任在看过此书后告诉记者,这种图书现在被称为“巾箱本”。巾箱即古人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巾箱本指开本很小的图书,意谓可置于巾箱之中,早在汉、晋时期,我国就有了“巾箱本”,由于这种图书体积小,携带方便,可放在衣袖之中,所以又称为袖珍本。易主任告诉记者,古代书商还刻印有一种儒经解题之类的小册子,专供科举考生夹带作弊之用,这种袖珍本则被称为夹带本。但目前要判定郭先生的这本《卫灵公章一》是否就是夹带本,还要通过阅读书中内容和查阅相关资料才能得出结果,而该书的出版年代也要从纸张、装订等方面进一步查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该书对古代文人的文化学习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确实有研究价值。
本报记者 沈丽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