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斗在讨论现场
我省委员李维斗建议:为避免同品牌经营者恶意竞争应实施品牌拥有者授权出口 新闻提示
谈到中国汽车出口形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维斗用“成绩显著,问题突出”这八个字来形容。那么,中国汽车出口的成绩和问题究竟在哪里?又如何能够大批量走出国门?昨日,李维斗谈了他的看法。
特派记者 常旭 刘桂杰 北京报道/摄
成绩:出口高速增长已大于进口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产业产能的急剧膨胀,汽车出口高速增长。
有一组数字显示:我国整车出口已从2002年的2万台增加到2006年的34万台,出口大于进口。但目前汽车出口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汽车产业出口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对海外战略的实施产生不利因素。
问题一:效益低下增量不增效 “近几年,汽车出口数量的增长均大于出口金额的增长。”李维斗仍然用数字说话,2002年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90.9%和25.5%;2003年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206.7%和56.3%;2004年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209.3%和86.9%;2005年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170.2%和144%;2006年轿车的出口平均单价6740美元,同比下降19.5%。
“出口单价的走低说明,一方面是汽车出口的结构从高价格的商用车为主转为低价格的乘用车。一方面说明许多企业出口的目的是重效应轻效益,定价原则是不指望出口赚钱,有些甚至赔钱卖。”李维斗介绍。
问题二:恶性竞争自己受伤害 市场经济从来就不回避竞争,但无序的、不讲规则的内部竞争带来的却是灾难。“出口经营企业的激增,加剧了出口的竞争,2006年整车出口经营企业1175家,其中出口10辆以下的企业669家。”李维斗为这种现状着急。
众多的出口经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混战,而混战的特点是“窝里斗”。国际汽车市场已经分化成4个阵营:第一个是欧美日系车;第二个是韩国车;第三个是中国、印度车;第四个是出口目的国的老车型如俄罗斯的拉达等。中国出口的竞争阵营中主要是自主品牌产品,国际市场只不过是国内市场的一个外延。同一品牌产品存在多家经营,同样产生竞争。
问题三:销售、售后体系不健全 销售网络是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鉴于目前出口数量相对较少、出口的国家相对分散、出口经营企业众多,加上网络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大多数企业仍以授权代理出口为主,借助代理的经销渠道实现销售和售后服务,市场开拓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代理的能力和忠诚,自己并不掌控这个网络。另外,目前国内很多出口企业的出口产品配套文件不齐全,严重影响了汽车的稳定出口和持续发展。
建议:品牌拥有者授权出口 为规范出口秩序,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去年年底,商务部等5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对出口经营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并限定不超过3家。
李维斗建议,应从生产企业授权出口经营企业逐步过渡到品牌拥有者授权出口。汽车产品出口是一个企业海外战略的初级形式,品牌的国际认可和输出是海外战略的高级形式。在一个大的集团内,几家企业虽然生产不同系列的产品,但拥有统一的品牌,在海外的推广一定是统一策划、统一实施,任何成功的跨国公司不会允许多个出口经营企业在同一出口国分别推广其品牌。此外,还应加强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对超低报价、高值低报、新车充当二手车等恶意竞争行为,建立举报、调查机制,商务部根据调查可对违规企业取消出口资质。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