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高度评价深圳关爱行动
深圳慈善事业走在全国前列
本报北京3月13日电(特派记者杨丽萍李文生刘伟李舒瑜陈海峰滑翔)“深圳的慈善事业在发展水平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各类民间组织在慈善事业的参与上是活跃的。
近年来,深圳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慈善组织,各种慈善活动层出不穷,深圳每年举办的“关爱行动”社会影响极大,不少民间爱心团体和个人也不断涌现。这使得深圳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爱心城市。就深圳民间慈善活动的蓬勃发展,深圳媒体记者在今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提问,请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谈谈对民间自发的慈善活动的看法,以及国家在规范、推动这些慈善活动方面有哪些措施,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慈善活动。
“中华民族有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现代慈善事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兴起的。”李立国表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次把慈善事业写入了党的文件。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李立国介绍说,民政部将采取五项措施规范、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一是依法支持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培育发展。现在,我国民间组织已达到34.6万个,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二是围绕自然灾害救助和困难群众救助,组织动员社会捐助活动,形成对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的有力帮扶。三是大力支持和宣传就近对接、群众互助的慈善活动。四是号召和倡导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按照“人人可慈善”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五是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和落实对慈善捐赠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李立国在记者招待会上高度评价深圳以“关爱行动”为代表的社会慈善活动。他认为,深圳慈善事业在发展水平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各类民间组织在慈善事业参与上是活跃的,这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深圳市居民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政府部门在民间组织形式、注册形式上积极创新,实现了规范管理、对接服务、有效服务,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