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重庆3月13日电(记者王金涛)在历史长河中,1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重庆老工业基地却在这短暂时间内“凤凰涅槃”,不仅摆脱困境,而且向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成功转型。
重庆1997年直辖之初,还是一个国企改革脱困面临重重阻力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销售值只有1000亿元,亏损额却高达23亿元。2006年,重庆工业销售值增至4200亿元,实现利润155亿元。据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介绍,重庆市属国有资产规模去年进入全国十强,并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跃居全国第六位,为内陆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现城市功能转型提供了经验。
但重庆巨变并不仅限于工业,在老百姓眼里,变化最大的当属交通业。10年前,重庆境内只有一条成渝高速公路、3条铁路,如今已拥有“一环五射”高速公路、6条铁路,还有4条高速公路和3条铁路在建或即将开工。重庆还是拥有长江黄金水道的西部唯一特大城市,三峡水库蓄水后,重庆库区航道通行船舶由原来1000吨级提高到5000吨级,低廉的水运成本和巨大的运输容量使重庆水运业成为本市各运输业中当之无愧的“老大”。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也于去年底跃居全国十大机场之列。种种迹象表明,重庆已经由中西部“总塞点”变成了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西部最大交通枢纽,这为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料显示,目前重庆已基本建成长江上游通讯枢纽和信息中心,基础设施人均容量、分布密度和综合服务能力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其商贸中心、科教文化中心集散能力覆盖长江上游,商业、商务、现代物流辐射功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竞争优势突出。此外,重庆已形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框架,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辐射范围和集聚力的金融市场体系。
图一:一名摄影师正在拍摄重庆市主城区全景(2006年7月摄)。
图二:这是重庆北部新区全景(2006年8月摄)。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