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现工程验收记录 建设企业也喊冤 记者调查发现惊人内幕
表面上,是罕见的大雪压塌了明廉农贸市场,然而,随着记者连日来的深入采访,造成这起1死12伤事故的深层次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3月4日,在沈阳历史上少有的那场大雪中,震惊沈城的事情发生了,位于皇姑区锦水街104号的明廉农贸市场突然坍塌,造成了1死12伤的惨剧。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有力的善后工作的进行,这件在沈阳历史上少有的大事非但没有渐渐被遗忘,相反关于它的“追问”和传言却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人说市场的建筑质量不合格;有人说市场年久失修;还有更多的市民则怀疑该市场在竣工后是否经过验收……一时间传言四起。
为拨开种种迷雾,揭开事实真相,连日来,记者展开了采访,可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越发地感到所有已经浮出水面的一切还只是“冰山一角”。
罕见大雪 压塌明廉农贸市场
一切都源于前不久刚刚结束的那场暴雪。3月4日12时43分,有着近10年历史的皇姑区明廉农贸市场西侧和中间两部分的棚顶突然坍塌,一些业户和购物者被砸。事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8个消防中队的28辆消防、救援车和百余名消防官兵赶到现场,在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内实施救援,直至当天17时许,消防车辆和官兵才陆续撤离现场。
为此,沈阳市有关部门在事发后连续几天多次召开了专门会议,迅速展开善后工作,并组成了事故调查组。目前,最终的调查结果尚在社会各界的期待之中。
多方查证 不见工程验收记录
“明廉农贸市场在建成后没有经过‘验收’就投入了使用。”向记者这样“报料”的开发和建筑行业人士说,如果不是这样,3月4日的那场惨剧很可能不会发生。
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作为建设工程验收主要成员单位之一,区市两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帮记者解开了部分谜团。在皇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一位姓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事发的第二天,在沈阳市有关部门的要求下,他们就开始了包括明廉农贸市场是否经过验收等问题在内的调查。据他们了解到的情况显示,该市场于1997年末完工,1998年初业户进驻,“由于当时沈阳市很多地方都在搞‘退路进厅’,所以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工程挺‘急’!”随着记者采访的深入,这位区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负责人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不肯再接着多说,只是告诉记者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一问就明白了。
于是,记者又找到了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在一间书记室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直言不讳——政府的“形象工程”也好,“民心工程”也好,他们也在调查此事,反正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们没有查到任何有关明廉农贸市场在建设质量、验收等方面的“档案”。
为进一步落实情况,记者前往沈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那里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数据库为记者进行了查对,结果没找到任何与明廉农贸市场验收有关的档案备案信息。
背景复杂 建设企业大声喊冤
至此,记者的调查中没能得出明廉农贸市场在投入使用前经过验收的结论。对于这一点,辽宁新星实业有限公司——明廉农贸市场的开发方、组织建设者与实际管理者却似乎不太认可。
表成龙——辽宁新星实业有限公司这一明星私营企业的“当家人”,记者在与他取得联系时,他表示自己正准备出国,至于明廉农贸市场的事,“那是有关部门让建的,不合法能开业吗?”说着说着,表成龙有些气愤。
倒是辽宁新星实业有限公司里另一位接待记者的姓贾的男子,替表成龙和该公司说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苦水”。贾先生说,从1997年到2001年,与全国其他地方把“退路进厅”当成一项“形象工程”、“民心工程”一样,沈阳市也为了百姓的利益和城市的环境进行了一系列“退路进厅”工作。当时该公司进行了明廉农贸市场的开发和建设,市场建成使用后,由有关部门经营了一段时间,可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几乎到了经营不下去的地步,由此,该公司再度接手市场,虽然当时在1000余个摊位中多说只有500个有人经营。“更重要的是”,贾先生说,当时的这种工程有当时特定的“运作方式”,与现在肯定是不一样,如果按现在的“认定方式”的话,“那就不存在‘灾害’了,都是‘工程危害’!”
离开辽宁新星实业有限公司时,在该公司的院子里,记者又遇到了贾先生,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记者感到那场雪真的是太大了,就连该公司的部分厂房都坍塌了。
采访后记
啊!你叫“江涛”!
由于相关部门和当事人所在地极为分散,记者的这次采访进行了整整一周时间,不过,更让人觉得难“熬”的,却是很多采访对象口中那句“雪实在是太大了”的话,似乎沈阳历史上这56年不遇的大雪能够把一切问题“弱化”甚至是“掩盖”。
的确,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内情”是记者用采访和文字难以“和盘托出”的,但是,记者还是相信有了这次“雪”的教训,今后会让我们身边的许多“工程”能够更加“形象”与“实效”并重。
采访中,记者还遇到了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细节”。在与辽宁新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表成龙沟通之后,记者马上就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中的人详细询问了记者的单位、所在部门和姓名,并称“我认识你们那里的某某某!”最后,自称表成龙下属经理的这位先生还加重了语气“认真”地说:“啊!你叫‘江涛’!”本组稿件由首席记者于江涛采写 时代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