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该奖被誉为“女性诺贝尔奖”。
王小川摄
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似乎女性更多地应该选择教师、文秘、新闻、艺术等职业,而学理工科不是很适合女性,尤其是跟体力有关的工科。而现实却是,目前在很多理工科专业,女生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随着高校扩招,理工科女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她们为什么选择理工科?她们学习的情况如何?她们毕业后的工作是否理想?她们会不会后悔学习了理工科?……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学理工的女生,还有她们的同学、家长和老师,且听她们道来。
为什么选理工?
“我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当年上大学没有学理工科。”女儿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在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工作的龚惠玲毫不犹豫地支持孩子选择了学理科。
“应该说,我的知识结构是有缺陷的。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感觉到这种缺陷带来的影响。”爱好文学的龚惠玲曾想写一篇跟火车站相关的作品,“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我觉得自己缺少一种理工科的系统思维来把握火车站的结构。”
在女儿顾湘君眼里,因为缺少科学常识,妈妈的生活有时确实有些“可怜”,“一些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到她那里会变得特别困难,让她手忙脚乱。”比如说电火锅滚烫的时候不能用凉水冲,“可她就敢那么干,火锅炸裂后的惊慌失措更让她错上加错。”顾湘君说。
“一般来说,如果对文科感兴趣,由理转文比较容易;而要从文转理,就相当困难了。因为理工科需要系统化的学习,知识结构非常严密,哪一段都不能落下,而且实验课什么的只有课堂里才有,自学是很难的。”龚惠玲说。
与妈妈的观点一致,顾湘君选择了理工科,但是她认为,在同学当中,选择专业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学习好的孩子一般都会选择考分高的,而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大部分人认为,既然你有能力考那个专业,如果选择了分低的,那不是浪费才华吗?我周围的女生,包括我自己,分科时绝大多数也是这种心理。不光学生这样,老师的想法也是这样。”
李哲是一名眉清目秀的女孩,但是她的专业却有一个“硬邦邦”的名字——动力工程与工程热处理。作为清华大学汽车系研究生,李哲却已经与这个专业打了5年交道,颇有些乐此不疲的味道。“这是我自己选的专业。”李哲自豪地说。虽说父母都是文科出身,却并不反对她学理工科。理工科的专业很多,干吗偏偏选这一行?李哲说这是受从事经济研究的父亲的影响,父亲经常带一些前沿的参考书回家,中国汽车业有没有发展前途?美国汽车业发家史?这些内容打动了李哲,她认定汽车业是一个有科技含量又不失活力的行业。
“学文不实用,掌握不了真正的本领,学理则有一门技术,比较实用。”在采访中,不少家长和学生说,“选择理工科其实很正常,因为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学习理工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也能够在将来的就业中获得主动。”
能不能学得好?
“我觉得自己身边的女同学综合素质都很高,学习方面也很强。我对不少女同学很佩服。”章辉是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专业二年级研究生,在他看来,重点理工高校的女生一般都经历过层层严格的考试选拔才进入的,在学习上自然是女生中的佼佼者,在社会活动上也能独挡一面,绝不逊色于男同胞们。
“我觉得学习上男女差不多。”李哲本科时全班25位同学,女生仅4人。她认为一般的工作男女并无多大差别,只有一些体力要求高的工作,女生要吃力一些。譬如上台架,从早到晚,中间工作不能间断,这对女生体力是个挑战。
在清华大学汽车系研究生田硕眼中,男女各有所长。女生普遍成绩比较好,因为她们踏实、认真。但是在一些实习环节,男生就让女生刮目相看了,“男女生在动手能力方面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二年级的女研究生山丹也有类似的看法。这个有着花一样名字的女孩子曾让许多男生刮目相看,在本科时成绩总在前3名之列,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研究生。山丹承认男生动手能力更强一些,“有时女生觉得挺费劲的事,男生三下五除二就捣鼓出来了,还真有两下子。”虽说不如男生,但山丹觉得自己这方面比文科的女生还是强不少,无论什么电器,看看说明书也就会摆弄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女硕士陈曦不这么认为。她从小就喜欢理科,高中分科时自然也就选择了理科这条道路,走到现在还算顺利。在她看来,就个体而言,男女生之间理科成绩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大学她学农业工程专业,学习内容以机械、水利为主,从大一开始,所有的实践、实习、画图纸、写论文等等实际操作项目一律都是优秀,应该说不比男生差。所以她认为,在理科学习方面,不能笼统地说是男生更强,还是女生更强,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余亚光老师从教将近20年。她认为,女生学习比较刻苦、认真,学风正,学习成绩比较好,这一点从保研的比例上可以看出来。过去3年,她所在的学院保研者中女生占40%至50%,远远高于女生在毕业生中的比例。她也坦言,女生的动手能力要弱于男生。如果女生勤于动手,能弥补一些这方面的不足。遗憾的是,女生往往实践的主动性不够,许多人认为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了,没有在实践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找工作会怎样?
因为拥有一技之长,理工科女生就业状况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女生有时候会遇到“歧视”,这的确是客观存在。中科院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应聘单位招收员工时偏爱男性,至少有93.8%的人认为遇到了性别区别对待,并有表面倾向。女科技工作者在应聘工作时,遇到最多的情况是“水平相当,应聘单位多选男性”,占43%;其次是“明文规定只招男性应聘者”,占24.3%;第三位是“对女性提出的附加条件较多”,占17.3%,再加上“高职位招男性,低职位招女性”的9.2%,这四种情况遇到的比例共占93.8%,说明目前科技领域的女性在应聘工作的时候受到的性别歧视是明显的,虽然“明文规定”的歧视只占到24.3%,但应聘单位人为控制的附加条件和默认的接收标准,把女性关在了门外。
对于女研究生来说,毕业时大都二十五六岁,女博士二十八九岁,基本上到了适婚年龄,原则上也要考虑生育重任。因此,女研究生在就业竞争中根本不可能和男性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女研究生在找工作时不仅比不上男性这个强势群体,有时还不如女本科生。女本科生年龄较小,对结婚生子还没有迫切的要求。而且同等条件下本科生的要价远低于硕士生和博士生,因此某些情况下年龄较大的女硕士、女博士的就业状况还不如年龄较小的女本科生。
除去这些因素,理工科女生的另一个苦恼是工作太辛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小菲说:“我们班最终去做研发的女生只有两个,因为太累,而且女生一旦嫁人后还要照顾家,不适合那种工作。支持女儿学理工科的龚惠玲,对女性从事科研工作也有强烈的负面态度。“那活儿太苦了!一般的女性最好不要以此为终身职业。虽然我女儿现在学理工,我还是希望她将来转到管理或经济专业。”在中科院,龚惠玲见到太多女性科技人员,因为事业和家庭的双重负担,承受了比男性更重的压力。“女性除了工作,还得生儿育女、相夫持家,社会分工的现实就是如此,这不是靠更新观念就能改变的。”
如果不是保研,北京交通大学的山丹说自己也许研究生会换一个方向,读读经管之类专业。“女孩子读理科太累了,读文科要轻松许多,将来工作也舒服。”山丹说。至于未来的工作,山丹的想法是如果能找到一个文科性质的轻松的工作,她不会在意是否专业对口。
是为佐证,陈颖毕业后的工作就与大学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几年前,当她从江苏一所大学的化工专业毕业时,母亲便托人走门路把她安排进了老家的计生委工作。亲朋好友们都不解:找这份工作大学岂不是白读了。母亲自有想法:女孩子进机关工作轻松,待遇稳定,进了企业恐怕以后找对象也难。尽管有几家不错的化工企业同意接收她,陈颖还是进了机关,整天干着与专业没有任何关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