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就是心境。今年除夕夜的景色,令人如痴如醉。心境如礼花般怒放,思绪似春潮般澎湃。
笔者寓居北京宣武区一幢公寓的21层楼上,朝向东南的宽敞阳台,具有270度的广角视野。除夕之夜,阖家端坐于阳台,极目远眺,整个京华夜景一览无余。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零星的鞭炮声不时划破刚刚安静下来的夜空,恰如大战前的片刻宁静,一场暴风骤雨般的百万市民烟火大战,已箭在弦上。
年夜饭杯盘狼藉之时,鞭炮烟花便逐渐登场了,至子夜达到高潮。今夕为“禁改限”的次年,整个城区的燃放规模,比去年大一倍多,且烟花已取代鞭炮成了主流。
笔者也曾多次观赏过烟花,甚至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过国庆焰火,但皆无法同今夕相比。因为,那只是在广场南侧,由礼花兵统一燃放,花色品种统一,地点局限一隅,时间仅数十分钟。海外的节日焰火也大抵如此。群众只仰空观赏,而无动手参与的机会。
中国毕竟是火药、烟花的发源地。这种全民动手、人海战术般的烟花燃放,实为世界奇观。市政府为了让市民尽情而安全地燃放,也挖空了心思。世界上的圣诞节、狂欢节等,规模皆够宏大,但哪有这等壮观?你看那万米苍穹的夜幕上,犹如一幅漫天的大画布,上百万支画笔,在尽情地涂抹:似孔雀开屏,似百花齐放;如麦浪千顷,如秋菊万朵。每幅彩画只能滞留两三秒钟,瞬间后即流星般地消逝殆尽。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人都有大显身手的空间。长达数小时的超巨型“动漫制作”,全民参与,全民分享;满天春色,倾城欢乐;如千舟扬帆,似万马行空,实为惊天地泣鬼神之壮观。
一个礼花往往上百元,大的更达一千多元。今年除夕夜,年夜饭、看春晚等老套数,已渐次让位于放烟花了。有些人家春节购买烟花的支出,已大于年夜饭。人们为何如此自发启动消费,去购得瞬间的欢愉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消费心理问题。
现代人辛劳一年,几乎失掉了自我。除夕之夜,亲手点燃一具烟花,让一年的疲惫和对来年的祈盼,一同腾空飞向蓝天,纵情狂野地喷射出一把把虚拟的珍珠,一簇簇想象的花朵,一颗颗神秘的宝石。虽仅有昙花一现的璀璨,但能将放飞的心灵火花,尽情燃烧到白热的程度,造化出一部奇异的色彩交响,从梦幻的缤纷花雨中,寻找到久违的自我,从心底喷涌出一股幸福的潜流、永恒的美感、童真的喜悦。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任何一束腾空的礼花,都是奉献给众人的祝福与问候。当自己的烟花放飞天庭,引来阵阵喝彩时,总会得到一种宣泄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政府一面情为民所系,尽力满足市民的欢乐心情;一面又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预防各种伤害与灾难。其实,若换个角度思考,权为民所用,就可运用科技与市场的手段,将春节燃放由负担转变成商机。烟花上亿元销售额的休闲消费,不算小项目了。利用政策调控,把燃放烟花置于文化创意产业中,便可用市场来引导消费与确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