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设在四川音乐学院的2007年四川省音乐专业考试报名点,数百名高中生操着全国各地口音,排起长队等待一两个小时,只为领一张参加考试的报名表。虽然两天的报名结果还没统计出来,但招生工作人员认为“应该不比去年少”。
16万撑着一个女孩的歌唱梦
20岁的绵阳女孩小何一个月前就来到成都找老师辅导,这一个月就花出去两万多元。“前两年绵阳一环路内买套120平方米的房子也就十六七万,这姑娘这些年花在学音乐上的钱估计就是一套房子。”小何的爸爸唏嘘不已。
小何从小迷音乐,“华人艺术节一等奖”之类的荣誉证书也拿了10多个,“平均每个本本(证书)要花4000至5000元。”她在绵阳艺术学校学过声乐,毕业后留校任教,半年后发现那里并不能实现她的歌唱梦想,于是辞职艺考。小何说,她报的专业今年省内省外各招10个,“不过第一天好像就报了上千人”,这次考试是最后一次通往梦想的机会,因为巨大的花费不容许让她再来一次。
家长:花费惊人却前途迷茫
随即记者对现场陪同孩子来报名的家长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却得到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在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后,近八成家长对孩子的前途并不乐观。
42位家长中,孩子从小到大学习音乐类专业的花费方面,选择5万元以下的有11人,5万~10万元有20人,10万~15万元有8人,15万~20万元有3人;对于孩子报考音乐类高校的原因,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兴趣所在”;供孩子学音乐累不累?34人选择了累,占80.95%;对于孩子从音乐院校毕业的前景,仅有9人表示乐观,19人表示不乐观,占将近一半。
虽然42个调查对象不能反映所有家长的心态,但可以看出,培养音乐学子的花费巨大,有一半家长表示“力不从心”或“勉强能支持”,好几位家长都颇有感触地自言自语:“累!太累了!”
专家:面对“艺考热”请理性
对于火爆的“艺考热”,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游永恒分析,孩子的兴趣所在是一方面,而社会娱乐化也让考生对成名的期望增加。另外,文化课要求较低也是很多家庭选择艺考的重要原因。游永恒同时提醒说,不注重艺术修养、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的学生,就算能进入音乐类高校深造,将来的前途也是有限的,所以一定要理性对待艺考和“艺考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