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3月15日电(记者朱国亮)记者15日从甘肃省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了解到,这一中心人工饲养的野骆驼数量目前已增至16峰。在过去的15年里,共有10峰小野骆驼经研究人员精心照料在这里成功降生、成长。
野骆驼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在我国境内的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野骆驼也叫野生双峰驼,较家养双峰驼腿长,跑动速度快,驼峰尖硬,在研究家养动物起源上有很大的价值。
甘肃省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从1992年开始引进野骆驼进行人工饲养,并开展繁育和基因研究工作。研究中心专家介绍,野骆驼2年才能受孕,怀孕期长达13个月,繁育缓慢且难度很大。不过,在研究中心管理研究人员的精心饲养下,中心人工饲养的野骆驼15年内仍成功繁育了10峰小驼,其中去年繁育了3峰。这一研究中心的野骆驼数量目前已达到16峰,是国内外最大的人工圈养的野骆驼种群。
甘肃省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是我国重要的濒危动物研究机构,于1987年成立。该中心每年要繁育野骆驼、赛加羚羊、普氏野马、金丝猴等濒危动物数十头(只、匹),现存养各类野生动物53种,近400头(只、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