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循环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
以科学规划引导循环农业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的原则,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和措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在这方面,各地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河南省鹤壁市结合自身实际,把着力点放在小麦、玉米、花生等优势产品的加工上,大力培育优质口粮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牧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规模化养殖场建立有机肥加工基地、采用生物治理技术,不仅有效控制了畜牧养殖污染,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未能有效利用土地、化肥、农药和水等生产要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应树立生态、清洁和可循环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首先,通过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资源化和产品的无害化。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构建农业产业链,如“粮食种植—畜禽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或粪便生化处理加工)—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等。其次,选好循环农业项目。项目是实现农业循环的载体,培育和完善农业循环产业链需要项目来带动。选择循环农业项目,应从全局和长远着眼,不能急功近利。近年来,鹤壁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建设了一批示范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再次,加大发展循环农业的宣传力度。目前,许多农民对循环农业这一理念还不了解,对发展循环农业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并支持发展循环农业的自觉性还有待增强。因此,应大力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途径,教育和引导农民节地、节水、节电、节肥,实施清洁农业生产,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农业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涉及方方面面,政府应在其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业、环保、畜牧、科技、国土资源、水利、财政、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统计、考核、激励、监督等制度,促进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清洁生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农业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投资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等,保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