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执法人员要求,肯德基工作人员按其流程向煎炸油里添加“滤油粉”
使用试纸测试煎炸油
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 舍樱 摄
肯德基店通过添加“滤油粉”使混浊的油变清亮了,于是可以反复煎炸食品!滤油粉标识上显示其成分为“非晶形水合硅酸镁”,有关部门的报告中认为是食品加工助剂“三硅酸镁”。这种神奇的“滤油粉”究竟是什么?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仍然迷雾重重。
查出“滤油粉”
卫生执法人员称没见过
2006年11月,本报接到知情者举报,肯德基店使用“滤油粉”降低食用油酸价和过氧化值,使煎炸油反复使用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取得足够的证据,记者和知情者大量查询资料,了解到肯德基确实在煎炸食品过程中添加一种叫做“滤油粉”的东西。于是决定对肯德基店使用“滤油粉”情况进行了解。
2007年2月15日晚10时30分,记者随同咸阳市、秦都区两级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进入咸阳市人民路一家肯德基店。
在煎炸区有两个油槽,盛满着已经使用的煎炸油,显得非常混浊。而在旁边的铁桶内,一白色塑料袋里装有非常细腻的粉状物,店方负责人告诉卫生执法人员,这就是“滤油粉”。
以下是当晚采访时记者与该店负责人的对话录音:
“加‘滤油粉’的作用是什么?”
“可以延长油的使用寿命。”
“使用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不学原理。”
“产品是哪里出的?”
“我们也不知道,外包装箱上可能有。”
“有没有说明书?”
“说明书没注意,成分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一连串问题,让在场执法人员十分纳闷,这种白色粉末他们从来没有见过。
2月27日,记者又前往榆林市调查。
当日下午,记者和榆林市卫生局取得联系,“滤油粉”,一个新词语引起执法者好奇,能有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去看看。
晚上10时45分,记者随同执法人员进入肯德基后厨里。在后厨看到,油锅分成两个油槽,其中左边油槽里煎炸油比较清亮,而右边油槽煎炸油十分混浊,油槽里还漂着一些油炸食品颗粒。
该店值班经理郑先生称,左边油槽里的煎炸油已用“滤油粉”过滤过,因此比较清亮。在执法人员的要求下,工作人员对右边油槽混浊的煎炸油按照公司规定进行过滤。十多分钟后,原来混浊的煎炸油一下变得清澈透亮。对能让混浊煎炸油短时间内神奇变清亮一事,榆林市卫生局执法人员表示,此前他们多次来肯德基店检查,但从来没有见到过“滤油粉”。
在现场记者看到,“滤油粉”装在纸质盒子里,印有肯德基标识“KFC”,有“滤油粉”等汉字。在外包装上贴有一小标签,上面写着“品名:滤油粉;成分:非晶形水合硅酸镁,40磅散装;生产商:美国达拉斯公司”等。内包装白色塑料袋上,大都是英文,其中有这样一段汉字提示语———“内装:非晶形合成水合硅酸镁。小心:防止于(与)眼接触。如进入眼中,用清水清洗,若仍有不适需就医”等汉字。
在内外包装上,记者没有看到这种产品能够往食用油里添加的有关说明,也没有该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和执行的卫生标准、“滤油粉”使用的说明书、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批号等,也没有标识“食品添加剂”字样。
据郑经理介绍,油槽里的煎炸油大约有20多公斤,需要300多克“滤油粉”,“滤油粉”可以降低煎炸油的酸价、过氧化值、颜色、气味和重金属等。
榆林市卫生执法人员从27日晚11时开始检查,一直到28日凌晨2时许,多次督促肯德基店郑经理提供“滤油粉”进购和允许添加等合法材料,但肯德基店仍未出示卫生部门要求的相关证件。最后,执法人员依据《食品卫生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对该产品就地封存。(《食品卫生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或者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以及洗涤剂、消毒剂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