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是现在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热点问题,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和谐社会稳定问题,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指出,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必须首先分析清楚其多重成因,对症下药、开拓思路才能取得成效。
――大学生就业既是人才开发工程,也是社会稳定工程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就业竞争更加激烈。2006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截止到2006年9月,全国2006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仅达到297万。而2007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更达到495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3月13日表示,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00万人左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今年年初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十五期间,中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却在持续下降。2003年至2005年,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分别达到75万、99万和120万。
高校教育是我国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家庭借以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而实现就业,便是由教育投资到实现回报的关键一步。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公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中慧说,在西部的一些农村地区,培养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不能说倾家荡产,至少会把不少家庭钉在贫困线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是城乡家庭和社会资金的巨大浪费。对大学生个人来说,不仅有长达十几甚至二十几年的人生时间投入,而且还有家庭巨额的经济负担;对社会来说,教育投资是政府财政支出中很重要的一笔,如果一个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找不到工作,这意味着国家对他的教育投入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
全国人大代表阿迪力·吾守尔说,培养大学生,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教育资源。但由于毕业后解决不了就业,农村的学生只好又回到了农村,即使留在城市的也不得不从事娱乐、餐饮等工作,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供需不合拍导致大学生结构性过剩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到底难在哪儿,该怎么解决?
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进行了扩招,因此一些人认为是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总量过剩导致了就业难。对此,教育部部长周济3月8日做客新华网时表示,不能简单地把就业难和扩招划等号。
全国政协委员瞿振元表示,就业压力加大,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形势下必然发生的碰撞。但从国家整体需要看,我们目前的大学毕业生肯定不是多了。
代表委员们指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更多的体现为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学科设置不合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说,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我们企业每年都有几百个专业性、基础性的岗位空缺,却没有大学生愿意去干。有一年,一共招了50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受不了在一线磨炼的艰苦,先后走掉了300多名。
全国人大代表徐丙垠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既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更要有完善的人格。学校是分数至上,用人单位则是能力第一,人才标准错位,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赵彦修说,学校教育应该增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把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团队精神、个人专长等个性化因素,纳入评价视野,走出一分遮百丑的误区。
――转变观念是实现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不好找工作不能只从外部环境找原因。全国人大代表任正隆说,现在大学生竞争能力太弱,而且在就业当中还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不良心态,就业思路应该转变。
除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不恰当等外部原因外,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是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大学生在我国被看作是天之骄子,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很高,体现在就业过程中,有业不就的现象并不少见。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迈进,以及社会对于大学生需求的调整、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也必须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谢维和对毕业生就业进行了多年跟踪。他在调查中发现,65%以上的毕业生期望工资达到2000元以上,31%左右的毕业生期望在3000元以上,20%的毕业生期望在4000元以上;70%的毕业生希望留在北京等直辖市和沿海开放地区,近60%的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工作。而毕业生中,自己认识到应该调整就业观念和期望的只有28%。
大学毕业生期望找一个理想的工作,是很正常的事。但学生应该认识实际情况。谢维和委员说,根据今年1月份劳动力市场需求看,89个城市所需要的198万个岗位中,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需要的比例仅有0.8%,学生转变观念应该是必然的事。
――为大学生就业做好全方位保障
一方面,高校教育要对接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在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医学院教授、致公党贵州省委主委陈汉彬说,高校应把握经济社会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主动适应人才社会需求,灵活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既要重视少数高、精、尖人才的培养,更要加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蔡克勤建议,由政府出资,提供前期培训费用,建立培训基金。委托专业机构或大中专院校与企事业单位配合,分专业对学生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李蕾认为,高校应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就业观。鼓励高校毕业生赴西北、农村、基层等较偏远较艰苦而又人才匮乏之处就业,政府应给予一定政策倾斜或经济补贴。在校读书时就可签订相应合同,予以助学资金。对在上述地区工作过三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录取、公务员录取及其他方面予以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应共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形势预测分析,为毕业生提供充分详细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做好服务。
蔡克勤委员认为,地方政府和高校要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便捷、通畅的就业服务;同时,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就业歧视,维护毕业生的正当权益,努力创造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李延保建议,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招聘会的形式,提高供需对接的针对性。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形势预测分析,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
同时,进一步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大学生就业消除体制性壁垒。瞿振元委员强调,教育部、人事部等4部委联合下发了两个促进学生就业的文件,要求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打破户口限制,取消出省费、出系统费等束缚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现在关键要检查落实。
谢维和委员建议,应当继续深化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高等学校毕业生自主就业和所谓体制外就业开拓更大的空间和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例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的概念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获得非常稳定的岗位,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获得一定报酬的劳动,就应该算是就业。但是,这种新的就业模式需要有一个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支持。
――自主创业开拓就业新天地
大学生要注重发挥自己的idea(创意),争取变择业为创业。全国政协常委姚守拙建议。不少代表委员表示,鼓励创业实际上就是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加强创业意识培养,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就业形势。
据了解,在国外,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而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部分代表委员呼吁,国家应当出台一些更加切实有效、操作性更强的政策来激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同时,还可以通过创业前指导等措施帮助大学生规避风险,顺利创业。
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对于知识、技能教授的多,但对于独立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非常少。蔡克勤委员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是目前大学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李蕾建议,大学生在校时就应接受自主创业教育,培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大胆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情操。毕业后,应给予毕业生创业优惠的政策扶持,并组织技术指导辅导教育场所。
陈德展委员建议,应积极采取政策措施,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在金融、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扶持。优先提供创业基金,优惠贷款利率,免除工商登记费用,减免所得税3年,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积极创业,稳步发展,逐步实现我就业,再实现帮助他人就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