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年轻人消费观念超前,“新负翁”、“月光族”几乎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中新社发 黄正胜 摄
现在许多年轻人消费观念超前,“新负翁”、“月光族”几乎成了他们的代名词。谈起花钱头头是道,说起存钱直摇头,对理财投资更是一窍不通。一项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单身白领纷纷将自己的收入交给父母管理。
年轻就是资本,刚刚步入社会,一切都是新的起点。虽然日常收入水平不高,自然增长的后劲也显得不足,日常资金积累能力相对薄弱,但毕竟是个人理财的原始积累阶段。
这一时期尚无家庭负担,消费处于相对随意的阶段,职业生涯也尚未定型,对未来没有很强的危机感,因此也就难免缺少积蓄意识和迫切感。
如果从一个人真正领工资的第一天开始算起,那么从收入和消费的角度上看,人的一生大体可以分成四个过程。
1)收入不足状态;通常指的是收入赶不上消费。
2)收入大于消费状态;指收入在应付开支之外有了盈余。
3)收入小于消费状态;通常是到了退休,非资产收入减少,不足以应付开支。
4)如果资产这辈子用不完,就有资产转移的问题。
世界上有两种消费模式,第一种是富人的理财思维:收入-储蓄=(可以用的)消费;其二必定是破产的思维:收入-消费=(可以用的)储蓄,而“月光一族”通常的思维是,反正没有多少钱,依靠每月节余的一两千块钱,也实现不了买车、买房梦,还不如痛快地花完。这样一种消费思维,是绝对和财富的积累背道而驰的。
“其实他们是最需要理财的,因为他们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如此之大,以后的社会现象就是一对夫妻需要独自承担赡养四个老人及养育一个子女的重大责任和义务,”资深理财人士认为,“尤其是当一对‘月光’男女走到一起,‘月光家庭’随之诞生了。这时候理财就更显得迫切了。”
目前情况介绍:
在某公司任经理助理的何小姐月收入6000多元,可她不仅月月光,而且还负债累累。她上个月10日才领的工资,到25日口袋里只有1000多元了。她从半年前开始月供一辆POLO车,16日买了一套高级化妆品。月底的时候,何小姐的口袋已经很紧了,可她又看上了一款新款电脑,可即使分期付款,就连首付也拿不出来。于是她只好厚着脸皮去找老妈借。但为了还按揭和借款,何小姐的旅游计划却泡汤了。
理财分析:
何小姐具有目前颇为流行的“月光族”的典型特征:日常花销大,原始积累少,消费无规律,目前的车贷支出占用月收入的30%,已成为变相的“车奴”,伴随着今后家庭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开支日益增多,必须尽快理财。以何小姐目前的收入水准只能归类为中等,因此,近几年应该将关注点放在继续深造、提升自我价值和投资能力上,以此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和投资收益,这才是提升今后生活质量的根本。
据了解,眼下不少年轻白领缺乏理财方面的知识,消费的随意性很大。但这并不说明他们没有理财的愿望,所以,当父母愿意替其理财时,他们也乐意将钱财交给父母打理。在存钱过程中,不少白领看到节俭的实际效果后,自己也开始节约起来。
虽然由父母代为理财渐渐被不少单身白领所接受,但也有专家认为,父母代为理财现象,体现了独生子女教育中投资理财教育的普遍缺失。一方面,年轻白领缺乏理财意识,消费无计划,成为月光族也就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所有的财产最终都是他个人的,所以将钱袋向父母一交了之省时省力还没有损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一代很难培养出真正成熟的消费观。
理财建议:
资深理财师建议,月光族们最好做一个强制性的开支预算,在收入的范围内计划好支出。对每月中各项必须支出的项目进行预算,主要包括住房、食品、衣着、通讯、休闲娱乐等方面作一个计划,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
有时候很多人总是说:“我也不知道钱都花到哪儿去了!”如果何小姐也为此而苦恼,则可以使用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记账。每天只要用十分钟时间把自己的开销记录下来,坚持一个月,效果就会自然显现。通过记账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自己钱的去向。
何小姐虽然一个人过得自在,但同时一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低,因社保的标准一般都较低,所以必须购买相应的商业保险作为必要的补充。尤其是医疗方面,要尽量做到保障充分,种类分配合理。
我国目前的投资方式和渠道较少,短期投资项目只局限于股票、债券、基金、信托、人民币理财等产品,但这些产品的年收益率绝大部分不超过5%,虽然有一些民间集资的项目回报率很高,但风险也相对加大,因此作为理财策划来说,还是应本着资金安全第一的宗旨操作。
专家建议何小姐购买一些投资基金。因为投资基金是由基金管理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对于投资者来说,就相当于聘请了一位投资专家为自己出谋划策,可避免普通投资者因缺乏专业知识和及时全面的消息而导致投资失误。
在许多月光族看来,现在的薪水都不够用,理财要等以后有了钱再说。而现在还年轻,得大病的机率很低。这么早买保险,太浪费了。但理财师认为,事实上,月光族在理财方面的观念较为滞后,而且对家人的依赖感很强,这与其优越的家庭条件不无关系,使其从小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舒丹尼)来源:国际金融报
转自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