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保护区内生物活动受阻隔,树种锐减,福田区人大代表呼吁立法保护
投资3亿元修复红树林
本报讯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国际上唯一一个紧邻城市中心区的红树林生态湿地,而昨天福田区人大代表考察组在这里看到一幅幅令人担忧的景象:保护区内水质不佳,生物活动受阻隔,树种锐减。
记者随人大代表在考察中看到,凤塘河上游主渠水质不佳,为劣五类,凤塘河水泥明渠伸进滩涂腹地,“三面光”型河道断面,阻隔生物活动通道。而保护区边缘用地混乱,既有取沙码头也有灯光网球场,严重影响大批越冬候鸟栖息红树林。
修复红树林列为重点项目
据福田区环保局局长陈明达介绍,由于红树林保护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目前保护区内的树种由上世纪80年代的90种锐减到目前的30种。
考察组听取了福田区区长李平关于红树林修复示范工程的进展汇报。据介绍,该项目为市区重点项目,包括河口水质净化、红树林修复、科普教育基地、红树林主题公园及边防巡逻道改造五大子项目。工程初步投资估算为3亿元,计划今年动工。
立法保护造福子孙
人大代表杨海贤表示,生物修复就是要恢复红树林的原生态,还生物一个完整栖息地。因此保护区内的钢筋水泥建筑要越少越好,更不能在保护区内搞任何楼堂馆所的建筑物,就是在保护区周边也要实行控制,不得搞高层建筑和影响生态环保的建筑及活动。而要保证这一点,就要靠立法的强制作用和延续作用。
学习吸取国际经验
人大代表张晓莉表示,红树林修复工程要着眼长远,高起点,大手笔,要重视学习吸取国际经验,可以组团考察香港米埔红树林保护的做法。中东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在城市海滨建设了大面积红树林人工植物园,很多经验也值得深圳学习。
人大代表杨海贤表示,由于该项目涉及专业多,需协调的部门及问题多,为加快项目的进度,建议市政府开辟绿色通道,并由市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一个跨部门的协调委员会,推动工程早日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