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3月16日电(记者董学清)农业部最近宣布,去年我国粮食亩产平均超过310公斤,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900亿公斤以上。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亩产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水平,表明我国粮食增产由过去主要依靠扩大面积,转向稳定面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轨道。
听到这个振奋人心
的消息,一位76岁的长者感到无比欣慰。
他就是一辈子与小麦结缘、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
为了中国的粮食安全,李振声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开创小麦育种新途径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为了寻找小麦病害的新抗源,李振声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回交、系统选择,细胞学与抗病性鉴定,育成了多种小偃麦杂种新类型和优良小麦新品种小偃4、5、6号等,其中以小偃6号表现最为突出。
小偃6号抗病性较强,而且适应性广、产量稳定,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累计推广面积达1.2亿亩,增产小麦30亿公斤。它不仅是个好的推广良种,而且因为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自上世纪90年代初,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骨干亲本,各地以它做亲本与当地品种杂交已育53个新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增产粮食达75亿公斤,显示了远缘杂交小麦在生产中的巨大潜力。
李振声利用在小麦远缘杂交中获得的蓝粒小麦,创建了一种新的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这种小麦在一个麦穗上可长出四种不同颜色的种子: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小麦的胚乳是营养细胞,不传代,但其颜色变化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鉴别其胚细胞和传代的染色体数目,这样就不必通过显微镜检测,只需观察种子颜色就可知道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从而解决了过去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中必须进行大量染色体鉴定的难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振声从我国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始探索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开创了以提高氮磷利用效率为突破口和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为目标的小麦育种新方向。他先是与课题组鉴定并筛选出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和揭示出它们的生理机制与增产潜力,同时开展相关的遗传研究。随后,通过育种实践培育成了能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偃54,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后来,他又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育成小偃81,2005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优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
一条建议引出农业黄淮海战役
1985年后的三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徘徊。与1984年相比,三年累计减产共482.5亿公斤,而同期人口则累计增长4895万人。面对人增粮减的矛盾,李振声带领中科院农业专家组经过三个月的调查研究,向中央提出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打破粮食生产徘徊的建议。在周光召院长的全力支持下,他带领本院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四省的农业主战场,开展了大规模的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就在河南封丘县和山东禹城县创设了两个10万亩以上的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1987年9月和11月,刚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不久的李振声先后到两地考察后提出,两个实验区的大量科技成果可以向外围面上推广,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贡献。这个创意得到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四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1988年1月初,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和李振声等院领导向时任副总理田纪云作了汇报。田纪云同意中国科学院和有关省合作,将科研成果向面上推广。同月,中国科学院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将工作区划分为山东、河南、河北沧州和安徽淮北四片,其中以山东、河南为重点。
一个月后,中国科学院在山东省德州地区举行科学技术与生产见面会。李振声带领中国科学院24个研究所推出251项技术成果,同13个县的领导干部和农民专业户等600多人进行交流和对接。接着,李振声又参加了禹城辛店洼的农业开发万人劳动大会战。会后,参加山东片工作的中科院24个研究所的300多名科技人员,开始了与地方科研、农技推广部门围绕治理中低产田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进行的联合攻关。
中科院与地方的联合攻关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治理工作的重点地区是原来的重灾低产区的鲁西北、豫北、皖北和河北沧州的8个地市,大幅度提高了区域农业综合发展能力,农业增长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到1993年,8地市粮食总产净增56亿公斤,增34.6%,年平均增5.81%,而黄淮海平原全区平均年增长率只有3.83%,全国同期年平均只增1.28%。中国科学院的示范基地和成果推广不但在上述8个地市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而且成为各省农业开发的样板,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全面展开起到了引路和带动作用。
1986年6月,时任总理的李鹏同志视察禹城实验区,对科技人员长期坚持一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建议对参加十年以上黄淮海工作的优秀同志给予国家级奖励。后来,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表彰奖励参加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实验的科技人员的决定。
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
2005年4月22日,中国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圆桌会议。李振声以《谁来养活中国--自己养活自己》为题作报告,用中国近15年农业发展的事实回答了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十年前莱斯特·布朗推出《谁来养活中国》一书,提出中国人口数量将剧增,人均耕地会急剧下降,中国粮食的消费和进口将导致世界粮荒。李振声认为,布朗的话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政策的制定有警示作用,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将问题说过了头。
在《谁来养活中国?》这本书中,莱斯特·布朗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工业化过程中粮食的生产、消费和进口需求为模板,以中国政府1950到1990年40年间公布的有关数据和发展轨迹为依据,对中国后40年的人口、耕地、粮食生产等进行外推,得出了中国到2030年发展状况的一些重要结论,主要有三点:第一,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从1990年的11.4亿增长到16.6亿;第二,到那时中国的人均耕地将由1990年的人均1.2亩下降到8分地;第三,中国对粮食的需求按人均消费400公斤计算,将达到6.4亿吨,而到那时中国自产粮食的能力只有2.7亿吨,不足需求量的一半,短缺3.7亿吨,即一半以上的粮食需要靠进口。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现在全世界的粮食出口量只有2亿吨左右,那么,就是说,将世界市场上销售的粮食买光还不够中国的需要,可见问题之严重程度!所以纽约时报说,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会使世界挨饿!成为轰动世界的新闻!
李振声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布朗的预言正确与否,需要靠中国农业发展的事实来检验。从1990年到2004年,已经走过了15年,相当于布朗对中国农业发展预测的后40年时间的1/3以上,那么用15年的事实和布朗的预测对比一下,看看两者的轨迹是否一致?这是世界人民,也是我国人民关心的大事!
他对比的结果是,布朗的三个推论都不正确,都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一,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1/3,布朗预计后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1200万,而2003年我国人口实际增长只有761万;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得那样严重,通过遥感测定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公布的传统数字多出了36.9%;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有879.4亿斤,相当于总消费量0.6%,微不足道。
李振声说:我们认为应该将这些真实情况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3月1日晚,获奖后的李振声老人还沉浸在激动之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依然充满信心。他说:尽管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但只要政策对头,支农措施到位,严格保护耕地,粮食安全完全能够保证。
李振声说:粮食生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要毕其一生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贡献。
目前,老人带有7个博士生,还时常要到小麦育种试验地走一走,做一些实际工作。老人喜欢书法,有空就拿出毛笔练一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