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中国学术界大师级人物胡绳、顾廷龙、王元化等人,不约而同发出整理、开发盛宣怀档案的呼吁。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工程终于在上海得到见证。涉及中国近代众多重大历史事件
无疑,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中,盛宣怀的贡献,是无以伦比的。在100多年以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早已作古的盛宣怀,却以他留下的17.5万件、1亿余字的档案史料,给予人的不仅是惊讶,更是一座大可挖掘的金矿。
盛宣怀档案是盛宣怀家族自1850年至1936年的记录。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盛档”是一个专用名词。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出生于常州武进县,父亲盛康这年春天考取进士,后来官至湖北盐法武昌道。父亲喜好记事,并且注意保存。因此,“盛档”中前20年的档案,主要是盛康的。盛宣怀逝世于1916年,因此,在此以后20年的“盛档”,是盛宣怀后人记写的。从1870年入李鸿章幕府,事无巨细,物无大小;天无日夜,地无南北,盛宣怀走到哪记到哪,留存到哪。“盛档”中保存他几乎所有的文字底稿,包括日记、文稿、信札、账册以及来信、来电、来文等等。内容涉及政治、社会、经济、外交、贸易、军事、金融、教育等等。但凡近代中国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中日战争、中外商约谈判、四川保路运动、东南互保事件等等,都一一涉及。盛宣怀一生几乎与近代史上所有名人、要人都有接触,如孙中山、黄兴、谭嗣同、李鸿章、梁启超、翁同龢、沈葆桢、郑观应、张之洞、左宗棠、丁汝昌、袁世凯、辜鸿铭、唐廷枢、徐润、胡雪岩、潘祖荫、马相伯、虞洽卿、曾国荃、黎庶昌、詹天佑、经元善等。他们与盛宣怀都有信件往来,或谋军国大事,或论工商细节,或谈市井琐闻,等等。“中国第一私人档案”,不言而喻。补史之阙,纠史之偏,正史之讹
盛宣怀一生漂泊,“盛档”也随他辗转天南海北。盛宣怀去世后,盛氏后人将大部分档案捐给了张元济等人创办的上海合众图书馆。解放后,合众图书馆并入上海图书馆,这批档案成为上海图书馆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宝库。
60多年来,深藏于上海图书馆的盛宣怀档案,一直是中外学者“垂涎”的史料。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一位教授有机会在上海图书馆抄录了盛宣怀部分信稿,如获至宝。1996年,中国学术界大师级人物胡绳、顾廷龙、王元化等人,不约而同、急迫地发出整理、开发盛宣怀档案的呼吁。王元化先生昨天特意发来贺信称赞“盛档”的出版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的文化工程,还专门题字“补史之阙,纠史之偏,正史之讹”。王元化说:“盛宣怀档案的价值,是其它档案不可比的。其存世数量之大,内容之丰,涉及面之广,罕有匹配。更重要的是,它对近代中国史和近代上海史,具有填补空缺的作用。
在上海图书馆底层盛宣怀档案整理室,记者看到了部分经过编目的“盛宣怀档案”被放在特制的箱子里。据悉,经修复装裱的“盛档”有5万件。这项修复工作的艰巨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且不说纸页已经发黄、变脆、破损,仅上千件来往信函,几乎都是草体、文言文写就,辨识这些文字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文献中出现的一些历史事件,要求整理者具备扎实的功底,在对史哲经、琴棋书画等领域有所了解。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这里,外面稀奇得不得了的大龙、小红花等邮票都有。所以说,‘盛档’中没有一样东西没有价值。”他们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盛宣怀档案必将成为一门学科,一门显学。
影印出版盛宣怀档案需要的投入可谓巨大。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盛档”的出版。与此同时,这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汇聚上海方方面面的人才,王元化先生曾多次吁请社会更多有识之士为这件彰显中国文脉、有益后代的大事作贡献。
本报记者 陈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