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作为《百家讲坛》今年主推的人物,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在下个月推出《王立群读<史记>》一书。在签约仪式上,记者对王立群进行了采访。与易中天的犀利不同,也与于丹的激情四溢不同,王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始终语速缓慢,显得儒雅大方。
“要求我讲述的是完全真实的历史,我肯定做不到,任何人也做不到。”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在《百家讲坛》讲完项羽和吕后,为什么又决定开始讲《史记》?您怎样看待《史记》?王立群(以下简称王):讲完项羽、吕后后,《百家讲坛》就策划讲《史记》。因为我此前讲的这两个人物都是《史记》中的,所以就继续让我讲下去。我讲《史记》也算是顺势而为的事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史记》都值得今天的人去重读。我个人很喜欢《史记》,一方面它本身是国学精品——国学包括是经史子集,而《史记》高居史部之首。
另一方面,《史记》还有一个伟大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它功不可没,书中高扬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成为融入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即使我们主讲人将来离开这个世界,《史记》依然是精品,再过一千年它也依然是精品。记:您讲《史记》是以某个人物为主线,然后把跟他有关的人物串起来讲,为什么采取这样读《史记》的方式?王:《史记》有130篇,其中112篇是讲人物,也因此人物分散。如何把《史记》中的人物串起来呢?我跟栏目组多次协商,选择一个中心人物(一般选帝王),然后把这个中心人物涉及的其他人物串起一个系列,这样更便于观众接受。比如讲汉武帝,我就把围绕他的军事、政治、外交人物都一一找出来,然后串起。我是想通过这个办法,做《史记》的普及工作。记:《史记》中您最欣赏哪个人物?王:司马迁是我比较欣赏的。虽然他没把自己写到《史记》中,但《史记》中每一句话都渗透他的心血,我们能通过《史记》看到背后的太史公。记:大家看您读《史记》,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您讲述的历史是真实的吗?王:历史的真实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历史是真实发生的,我们无法复原的,包括《史记》也无法复原;第二历史就是《史记》和《汉书》这些历史的记载,但这个已经变形,作者有自己的爱憎,遇到特别喜欢的人会有意掩盖,遇到惹不起的人会避开;第三历史是主讲人心中的历史真实。要求我讲述的是完全真实的历史,我肯定做不到,任何人也做不到。但我讲述的历史是依据我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然后参照各种文献,把很多书放一起比较,决定真伪取舍。因此,对主讲人有很高的要求,你的历史知识、文字穿透能力、对社会了解和感悟等。“我是参加海选才走进《百家讲坛》的。”记:您当初是怎么走进《百家讲坛》的?王:我是参加海选才走进《百家讲坛》的。《百家讲坛》到我们学校去挑人,栏目组先在校园网发消息,然后通知文史哲各个院系推荐人,我们院推荐两个,其中一个是我。栏目组还走访学生,问他们最愿意听谁的课。栏目组让学校推荐的人先录一段节目。录节目那天我还在北京开会,学校通知我赶紧回来参加的。第一轮后,还去北京参加了试讲。记:您原来是高校老师,现在成了公众人物。成名后的您有什么变化吗?王:如果说有变化,报考我的研究生多了。去年我们教研室16个老师招了14个研究生,报在我名下就是8个。我一个个地动员,让他们换老师。一方面我带不了这么多学生,另一方面我自己招了8个,别的老师一个招不到,人家会怎么想?但无论我怎么动员学生就是不走。我问为什么,人家说,你有名气,将来毕业打着你的名气好找工作。这我就没话可说了。记:这种情况会不会让您跟同事的关系变得很微妙?王:现在我还没感受到这个问题。我从研究生毕业到在河南大学工作,平时跟大家关系都很好。另外我还有一个独特的身份,是我们教研室最年长的。别人60岁都退了,我都62岁了但学校不让退。所以我教研室的同事大部分都是我的学生,有师生关系,都很照顾我。记:那学校领导呢,对你给河南大学带来名气也很高兴吧?王:我们校长很高兴。有一次校长请客,让我作陪。我们请的是中科院院士做我们学校的兼职导师。他们对河南大学一无所知,只知道我,所以跟校长聊天就只聊我。校长很感慨地说:“院士都知道你。”刚好那天吃饭又被服务员认出来,校长就开玩笑说:“你看你看,你比我名气大多了,人家认识你不认识我。”“很多人看到我们主讲人风光的一面,却不知道风光背后付出的辛苦。”记:您觉得在学校和《百家讲坛》相比,哪个更难讲?王:当然是《百家讲坛》。因为讲坛可以把你的优点放大,也可以把你的缺点放大。记:在《百家讲坛》讲座,压力主要来自哪里?王: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阎崇年、马瑞方、易中天和我都是过了60岁的人,年龄比较大;但我跟他们几个人情况还不一样,我在校内带着20多个博士和硕士,比如说最近一个博士写的毕业论文,我回去需要逐字逐句看,这是做教师的职责和良心。另外,虽然《史记》我读了很多年,但写文案是非常艰苦的过程,要反复修改;再加上老眼昏花,只能看清宋体2号字,5号字根本看不见,所以我录节目必须把稿子完全融化脑中——你算算看,一集我写七八千字的文案,我一次少则录4集,多则录6集,三四万字要装进我这个60多岁人的脑中,而且还不能乱,不能这讲串到那讲中。很多人看到我们主讲人风光的一面,却不知道风光背后付出的辛苦,那是难以诉说的,只有亲历的人才知道。“如果我遇到搅局者,会坦然面对。但我相信,喜欢我的肯定比不喜欢的要多。”记:于丹签售,有人来搅局,说她的讲座让孔子哭了,庄子急了。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搅局者,会怎么看?王: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不喜欢的人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我遇到搅局者,会坦然面对。但我相信,喜欢我的肯定比不喜欢的要多。记:易中天的《品三国》是分上下册出版。您这本书是合成一本,还是也分上下册?王:易中天的节目因为拉得很长,所以他采取了上下册出版的方式。我这本书就一口气讲完就出,虽然我的版税少了,但让利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你,这是功德无量的事。记:易中天和于丹的书都卖得特别好,您作为《百家讲坛》今年重推的人物,想过自己图书的销售情况吗?王:我认为卖得如何涉及几个因素。首先是你讲的内容,内容为王嘛,我们几个人讲的内容是不一样,因此可能销量会不一样。另外,《史记》中有些人物是大家熟知的,比如荆轲、勾践,但也有一些人物大家不熟悉。但既然是读《史记》,大家不熟悉的这些人也要讲到。因此,如果因为讲了观众不太熟悉的人物影响图书销售,那我宁可牺牲销量,也必须把该讲的人物讲到。这其中有很多变数,但我想我们是实实在在做学问,踏踏实实在讲坛讲课,认认真真出书,应该会得到合理回报。“要想成为千里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二是要等待。”记:您觉得自己走到今天,是不是有一些机遇在里面?王:我讲座中曾经发表过这方面的感慨。我说千里马是弱势群体,比千里马厉害的是伯乐。要想成为千里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二是要等待。我相信,在全国高校能到《百家讲坛》讲座的还有很多,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没有被发现。记:那您经历过等待的过程吗?王:我没有等待,一直在做研究。我去年因为忙《百家讲坛》,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但我们文学院做了一个2005年和2006年科研评奖的统计,我还是名列榜首,得了2万元奖金,比《百家讲坛》给的还高。记:《百家讲坛》给多少?王:录一集1000元,扣30元税,拿到手是970元。记:但您能从《百家讲坛》得到很多附加的回报,比如出书。您算过自己出书能赚多少吗?王:我对这个没有期望,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么多财富。我1965年参加工作,一个月工资是30.5元,这个工资我拿了7年,而且是合同工,半年签一次,战战兢兢地在小学教了7年,语文珠算美术,我全教过。记:下面有什么计划?王:我现在还有很多学术科研项目压在手里没有完成,很多要求去年截稿的我都打报告延期了。所以,等讲坛工作告一段落,我会全力以赴做我学术上的东西。我有一个很大的选题,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本书需要写1000万字。信报记者赵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