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有问题?
我对人品最自信
专家有托儿?
确实送过人情
宝物以次充好?
赝品上不了节目
节目哄抬价格?
开出的是起拍价
扰乱收藏市场?
做到了风险提示
自央视《鉴宝》2003年10月开播以来,外界对该节目以及主持人罗晰月就一直有非议。
我是个不太自信的人
问:在网上您一直挺有争议的,但之前都没见您出来说说。
答:这主要跟我的性格有关,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电视工作者,我喜欢过平实的生活,踏踏实实做好工作,我就很开心了。
问:曾有网友说见您在现场呵斥观众和持宝人,真是这样吗?
答:现场几百个人,大家都看得见我在现场的录制状况。我对自己不熟悉的人,哪怕他再嘴笨,做得再不好,甚至出现不可容忍的缺点,我都不会跟他计较。对观众、持宝人、赏宝人,到专家,都是如此。唯独对我的工作人员,作为制片人出于对节目的高度负责,我是非常严格的。但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所有接触过我的人,没有一个人会发自内心地骂我。凡是认识我的人,是不会对我的人品有任何质疑的。我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但我唯独对自己的人品很自信。
赝品基本不可能上节目
问:有人说,赝品也上了节目,误导观众和买家。
答:作为《鉴宝》节目的制片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鉴宝》上赝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我们在节目之前都会有十几个专家对藏品进行“会诊”,只要有一个专家对藏品提出质疑,这件东西都不会上。一个人可能走眼,但不会是所有的专家都跟着走眼。而且真正的大收藏家、大买家,绝对不会轻易动用一大笔资金去购买一件自己不了解的藏品。
问:节目中没有藏品受到过观众质疑?
答:也有啊。因为电视毕竟隔着屏幕,行里人都知道,藏品必须上手看实物,才能对它的真假作出准确的判断,所以,节目中受到质疑也很正常,但我们在把关上是非常严格的。
问:谁的藏品上电视是你说了算吗?
答:这是由我们的专家组来决定的,不是我说了算。节目录制之前我们都会开初鉴会,让每个专家给每件藏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进行评分,根据分值上节目。
节目有人情但没托儿
问:有的专家也挨骂,说他们只懂理论,不懂鉴定和市场。
答:《鉴宝》的专家都是来自于国内各大博物馆。我们要求专家要有几十年的理论研究经验,这种研究是不可能脱离实践的,例如故宫的专家,他们长年累月都在地宫里看大量的实物,练就了“火眼金睛”。除了请这些专家从历史、艺术等学术角度对藏品做出评估以外,我们也会适当地请教一些拍卖公司,对藏品从市场角度进行估价,供栏目组参考。
问:鉴宝类节目的一些专家,被质疑给持宝人当托儿,漫天估价。
答:我们是十几个专家坐在一起对不同类别的藏品进行评估,上电视的价格是取中间值,每次初鉴会的专家都不一样,所以持宝人找专家当托儿这种说法无法成立。当然,有的时候也有人情。有朋友的东西很好,他愿意上节目,专家们也觉得确实不错,一致打分同意上。这也算“托儿”吗?那这个“托儿”的前提是东西一定要过硬,也有是朋友的东西,但由于不够分值而被淘汰。
问:藏品事实上进入市场能卖多少钱很难说?会不会高估藏品的价值,扰乱正常的收藏市场?
答:我们节目中对藏品进行估价,都是参照它同类的东西在市场上的拍卖成交纪录。专家定价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藏品进入市场的起拍价,而不是成交价。这样的话,价格就不会显得很高。
谁说收藏市场低迷了
问:现在鉴宝类节目很火爆,但有专家说,实际收藏市场却非常低迷。
答:收藏市场不低迷啊,原来老的古玩市场,很多客流量已经从几千人次增加到上万人次了。很多中小城市都建立起了不同规模的古玩城。
问:收藏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风险很难预测。鉴宝类节目是不是该有风险提示?
答:我们的节目重中之重是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至于专家给出的价格,仅供电视机前的观众参考。现场颁发的证书上有一行字:本证书不做买卖交易凭证。应该说这就是我们节目做到的风险提示。据《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