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孝武
“没有书法家像他这样,在武汉三镇寻常巷陌里一抬眼,便可看到他书写的牌匾;也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淡泊名利。”
在著名作家、诗人、文史学家白雉山看来,再美的语言也难以评价这位老搭档、老伙计。
1914年,陈义经出生在武汉市武昌豹头堤(今武昌造船厂内)一个贫民家庭。他8岁读私塾,少年时便写得一手好字。在他家附近的街道上,家家户户的春联几乎都是他的手笔。
抗战爆发后,毕业于重庆东吴大学的陈义经以一笔好字,应聘到当时在重庆的国民党中央政府总务局文书科。
一些来往公文及重要文件都由陈义经抄录,连蒋介石和陈布雷的一些文稿也交他誊正。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修建“总统府”时,门头“总统府”三字匾额,就是陈义经题写的。
“这事他从不谈及,直到近年台海两岸交流频繁和史料证实,他才不得不‘坦白交待’。”白雉山说,对于自己的成绩,陈义经从来不愿向别人谈起。
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官会平认为,陈老最大的成就是融楷书于北碑之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一种新字体——书法学界称之为“陈体”。
“陈体”又称“金刚陈体”,雅俗共赏,藏巧于拙,或方或圆,似碑似帖,敦厚凝重,洒脱遒劲,师古而不泥古,近俗而不媚俗。
巴山夜雨、鑫华园大酒店、汉味早点第一巷……穿行在三镇街头,你会一眼就认出那独特的陈体字。据统计,由陈老书写的店铺商号牌匾,仅在武汉就有100多个。全国各大名胜古迹,有60多处留有陈老的墨宝。
邻居、挚友眼中的陈义经
卖菜的也喜欢陈爹爹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陈义经的为人,也正如他的字一样平易近人。
几十年来,陈义经一直居住在武昌水陆街一条破旧的小巷里。在水陆街,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这位“陈爹爹”。
“卖菜的也喜欢陈爹爹,蹬三轮车见面也跟他打招呼。”邻居郭师傅说,老先生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大家见了都喜欢。
有一次,陈义经受邀参加街头救灾义卖的笔会。会后清点时,工作人员发现他的一幅字不翼而飞。后来一了解,才知道是被一个踩三轮车的人“偷”走了,工作人员当即表示要追回来。陈义经笑着把他劝住了:“我再写一幅就是了,连踩三轮车的都喜欢我的字,这是我的光荣!”
陈义经的挚友白雉山说,陈义经一生淡泊名利,从不为钱而写字。有一回陈义经受鄂州市之邀,为当地撰写一副300字的楹联。考虑到工作量极大,陈老又是90岁高龄,当地提出分两天写,当晚安排在宾馆住一晚。不料,陈老连饭都顾不上好好吃,从上午9点半钟一直写到傍晚6点多,将楹联一气呵成,并于当晚赶回武汉。
“他说住宾馆太贵了,住进去不但让别人花钱,还得让人陪着,太麻烦别人了。”白雉山说。
陈义经的长寿秘诀
凉水洗脸每天练字
陈老的身体一直非常好,过了90岁仍然是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直到今年1月住进医院,他还跟护士开玩笑:“瞧,我的牙齿多好,一颗也没有掉。”
由于身体健康,陈老便常常被人们问到长寿的秘诀,他总会哈哈一笑:吃烟,喝酒,不锻炼。
“当然,这不过是他的玩笑话而已。”陈义经的儿子陈礼熙说,父亲年轻时是特别能喝酒,大家还开玩笑叫他“陈一斤”,但到老年以后喝得就不多了,最多也就三两。
在陈礼熙看来,乐观开朗的性格,淡泊宁静的心态以及常年坚持练习书法,才是父亲健康长寿的秘诀。
“父亲8岁开始练书法,一直到94岁,几乎没有间断过一天。运笔写字,锻炼的不仅仅是手臂、筋骨、腰杆子,而且还锻炼了大脑。”陈礼熙说。
陈礼熙透露,父亲还有个好习惯,就是每天都坚持用凉水洗脸,这也许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临终时刻,陈义经依然牵挂着没有写完的作品——“把纸拿给我,我还要写……”
3月15日,雨夜。因为脑梗塞住院已54天的陈义经,突然看着病房里的天花板,对正在陪护他的孙子陈智文说:“把纸拿给我,我还要写;把纸拿给我,我还要写……”
早已神志不清的爷爷,突然清晰地说话,令陈智文吃了一惊。不过,他很快明白过来,爷爷是在惦记那些尚未给别人写完的字。
由于德高望重,这些年到陈家求字的人络绎不绝。为了满足求字者的需求,不至于把别人交待的事忘了,陈义经特意用本子把别人所求一笔笔记下来,抽空就写。就在住院前几个小时,他还正在写着呢。而陈义经此刻惦念的,正是几幅别人委托的但尚未完成的书法作品。
看到爷爷要写,陈智文就把手伸了过去。他知道,爷爷攥住自己的手就像攥住了笔一样。果然,他的手被爷爷紧紧地攥住了。而陈义经的眼里,泪花儿转了几转,就安详地睡去了。
第二天上午9时12分,在湖北省人民医院的病床上,陈义经走过了94年人生历程,永远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