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邱玉峰 长沙报道
今年第一次加息如期而至。昨日傍晚,央行对外宣布,自3月18日起,将商业银行机构的存贷利率各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
连出紧缩组合拳
央行此次加息距离上次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20多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解决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央行已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于加息对吸收流动性的作用,也有专家认为不能过分倚重,此次加息是一种正常的、符合预期的调整,但不会有十分冲击性的效果。
上周公布的2月份经济数据也是导致加息的重要原因。3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成为导致加息的“最后一根稻草”: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达到2.7%,已接近央行要求控制的3%的目标。同时,强劲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数据,也支撑了加息。3月12日,央行公布的2月份金融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800亿元,同比多增2636亿元。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2%。
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湖南金融业人士称,2月份的宏观数据几乎都是“逼”加息的,此次加息几乎没有悬念。
专家:加息正当时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跟去年前年比,我觉得目前用货币政策来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条件,比原来成熟。”林毅夫分析,前两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经过近四年来的消化,已经大大缓解,而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林毅夫指出,“在生产能力过剩得到缓解的情况下,我觉得通货膨胀、物价指数涨得比较快的情形就比较容易出现。到底有没有出现,还是按照经济的状况来看。如果出现的话,我觉得加息也是必要的政府选择。”
发改委经济所经济运行与发展室主任王小广认为,中国利率水平偏低,无论是相对全球还是相对中国过去都是偏低,加息非常合适。加息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把中国经济过热状态转变成正常状态,对于中国目前经济的强劲增势而言,加息将不会使经济向上的方向发生变化。
可能进入加息周期
“目前的通胀已再次进入负利率时代,不能仅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已是势在必行。”浦发银行长沙分行金融理财师张珊称,今年央行可能多次小幅上调利率,以摆脱实际负利率的局面。金融业人士预期,一旦数据不乐观,央行还可能在未来数个月中打出组合拳,包括连续1-2次加息、再提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等等。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加息周期已经渐行渐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