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至3月18日,我市启动了以“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农民科技周”活动,五位业内权威专家就粮油生产、蔬菜与食用菌生产、苹果无公害、渔业标准化及畜禽高效饲养等方面开展电视讲座。
今日,本报撷取五个讲座的重点内容,奉献给广大农民朋友。
烟台市果树工作站研究员王盛
苹果优质高效
要抓好关键技术
生产无公害优质高效苹果要抓好关键技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良、优化土壤生态系统。要在常规的土肥水管理基础上,一是逐年增加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减轻土壤酸化程度。二是结合土壤检测,做好对土壤有害物质的分类,采取不同药剂,改良优化土壤生态系统。三是要完善苹果套袋技术,把握好套袋前的用药与套袋时间,提高苹果质量和效益。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防治,关键是完善苹果套袋技术。
要选择适宜果袋———红色品种选用双层纸袋,一般外袋表面灰褐(黄)色,里面为黑色;内袋为红色蜡纸。绿色品种选用单层白色或浅色纸袋。不提倡运用塑膜袋,选用的果袋要抗日晒和雨水冲刷,透气性好,有较好的防虫、防菌作用。
套袋时间———红色品种在落花后35-40天开始套袋,黄色品种和绿色品种疏完果后即可套袋,同一园片应在一周内套完。具体时间以晴天上午9:00-11:00和下午2:00-6:00为宜,以避开早晨露水、药剂未干和中午阳光最强的时段。异常高温的中午不宜套袋。为减轻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生,套袋日期要与喷药日期间隔3个晴天,套袋前用的2遍杀菌剂以农用连霉素、甲基托布津等为好。
继续做好苹果密植园改造,乃当务之急。
具体措施仍以株行距大小区别对待,即对株行距2-2.5×3米,亩栽90-110株,土、肥、水条件较好,树势旺、抱头生长的园片,以间伐为主,使其亩株量减少一半,而后对留下单株实行拉枝开角;对株行距3×4米,亩栽55株左右的旺树密植园,原为小冠疏层形的,可采取疏侧枝、更换骨干枝延长头的方法,逐步将其改造成自由纺锤形;对株行距介于二者之间,亩栽60-90株的密植园片,要采取疏大留小、疏下留上、疏老留新的方法,改造成自由纺锤形。
当前要做好果园管理。
修剪———在修剪上要采取幼树、结果树区别对待,大小、新老枝组分别培养,疏、缩、截手法综合运用,冬夏春秋四季结合的手法,达到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树体地上、地下营养平衡,树体结构丰产优质指标,即剪后亩枝量控制在8万条左右,果园地下透光度30%左右,生长季长、中、短枝比例5:40:55左右。为不影响果园其它工作,盛果期树修剪结束时间越早越好,最晚不得超过3月底。
刮除老树皮———刮除轮纹病瘤,红蜘蛛等虫、卵,是今春不可忽视的工作,要求所有果园全部做到,并结合刮树皮,进行一次封闭式的全园喷药,如3-5波美度石硫合剂等,严禁喷福美砷。
积极预防倒春寒———延迟果树发芽,春季多次灌水能降低地温,延迟发芽,在果树萌芽后到开花前灌水1-2次,可降低地温,推迟果树的开花,一般可延迟2-3天开花。改善果园小气候,如熏烟、人工降雨、喷水或根外追肥、加热、吹风等方法。果园熏烟法是:当果树开花温度降至0℃以下时,进行点火熏烟,有时气压小,烟直升天空,不进果园时,要备好吹风机,将烟吹进果园,既可提温,又增加空气流通。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孙丰宝
发展无公害蔬菜
规范化是关键
无公害蔬菜发展对策,要特别注重基地、用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规范化。生产基地的选择方面,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周围不能有工矿企业,并远离公路,机场、车站等交通要道,其环境包括大气、灌溉水、土壤等质量指标都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要求。肥料的合理使用方面,要增施优质有机肥,合理施用氮肥,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充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蔬菜产量,改善蔬菜产品品质,提高施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面,要科学运用农业和物理防治,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复配制剂,同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不能长期单一化使用,防止病菌或害虫产生抗性。
关于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有三个方面的建议。
预防冻害。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对气候变化早做准备,要采取必要的防寒措施,根据天气状况,科学揭盖草帘,合理放风,实行多层覆盖加强保温,必要时候应采取临时补温措施。
培育壮苗,春季蔬菜育苗,应抓好“防寒、防病、育壮苗”三个技术环节。防寒措施:在棚室中部建苗床育苗,采用电热温床育苗,苗床上建小拱棚,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根据不同作物生长规律,调控好苗床温、湿度,夜间盖严小拱棚和棚室的薄膜、草帘,防止低温冻苗。
科学管理。浇水应选择晴天进行,防止浇水后,棚室内湿度过大,降低棚室内温度,造成病虫害发生或蔓延;浇水最好用棚室内预贮水,防止水温过低,降低地温,影响作物生长;采用地表全面覆盖地膜技术,防止地面水分蒸发,造成田间湿度过大。
香菇病虫发生对我市香菇产业发展影响较严重,减少香菇病害的技术要点为:一要选用抗逆能力强的品种;二是选用优质新鲜的培养料;三是严格灭菌,菌棒装填后要及时进灶灭菌,以防酵母菌滋生;四是接种期间要严格消毒,规范操作;五是接种后菌棒堆放要用木板衬垫,场所要求阴凉通风,并及时翻堆,防止种口绿霉和烧菌闷堆;六是出菇期间,对菌棒早期出现绿霉感染,要用清菌素或扑霉灵(一支兑18斤水)或2%的石灰水浸泡1-2分钟;七是加强揭膜通风,减少子实体腐烂或菌棒表面感染。
虫害防治(以菇蚊防治为例)中,一是要保护好接种口,最好套袋保护。二是第一次刺孔,可将以铁钉刺孔的方法,改变为细针刺孔。刺孔部位和深度不变,但刺孔数量可适当增加。三是化学保护。在刺孔前一天及刺孔后一周内,选用“农用蚊香”等杀灭堆放场所的菇蚊成虫,降低虫口密度。非居室堆放场所也可用杀虫剂兑水喷雾,可选菊脂类低毒农药,如杀灭菊脂、溴氰菊脂等,也可用一次性卫生杀虫剂,如雷达、枪手、灭害灵等,要注意人畜安全。为害斑的治疗中,要结合翻堆或平时操作,认真检查菌棒,接种口或刺孔部位如果发现局部变黑色,应及时选出处理。处理方法是将变黑部分(即为害斑)彻底挖除,用相同品种的菌块填补,再用塑料宽胶带封绑。除以上方法外,有条件的农户可以装纱门、纱窗防虫,还可以用潮湿的废菌棒加农药诱杀。
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赵玉山
推进鲆鲽鱼类
无公害化养殖
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它能短期耐受0-30℃的极端水温,最高生长温度为21-22℃,最低生长温度为7-8℃,最适生长温度为14-17℃,对盐度的适应范围12-40‰,最适宜盐度18‰以上,池水PH值7.6-8.4。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菱鲆可以达到40kg/平方米以上的放养密度。苗种选购时应选择体色正常、体表完好、发育正常、游泳有力、摄食活跃的苗种。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换水和清污以保持优良水质和底质环境,防止病原滋生。养殖工人专职专区、养殖工具专池专用并经常消毒,养殖车间要定期消毒,消毒液经常更换,制定严格合理的管理措施,杜绝病原带入养殖车间。养殖过程中要勤于观察鱼的摄食、游泳、生长等情况,掌握鱼体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疾病苗头,定期测量水温、溶氧、氨氮等水质指标,适时分池以保持合理密度。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健康鱼体的施药次数,选择低毒、高效、对鱼体刺激性小的药物进行工具、车间等的日常消毒操作。要尤为注意把好饵料质量关,平时可适当在饵料中添加免疫制剂、中草药制剂和营养成分以提高大菱鲆的免疫力。对病、死鱼的处理应该首先隔离,然后选择在远离养殖厂区的地方焚烧或泼洒生石灰后掩埋,不可随意丢弃以防疾病传播。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简易的疾病诊断程序可依据以下步骤进行:首先观察池中大菱鲆的游泳、摄食及病症情况,以此推断是否健康;其次针对患病鱼个体,检查体色是否正常、体表有无明显病灶、粘液是否增多、鳃丝有无明显病变,并对以上部位分别取样进行水浸片显微观察,确认是否有寄生虫或细菌感染;再次,打开腹腔观察各组织器官病变情况,对各器官分别取样进行水浸片显微观察(需注意肠道必须最后取样),确认是否有寄生虫或细菌感染。通过以上程序可大致判断疾病的发生情况。
对于鲆鲽类养殖的病害防治,要选择健康苗种、定时监测水质、使用高品质饵料,进行正确、卫生的日常操作,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技术人员应经常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发现发病征兆时要及时诊断,找出致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尽快纠正养殖工艺或对症下药。
新的无公害化养殖技术,通过使用疫苗来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达到防病目的;微生态制剂的适量存在,可以抑制病原菌而起到防病作用,抑制有害藻类的产生,增强养殖品种免疫力;研制和开发具有替代抗生素、保肝利胆和免疫促进等综合功效,安全无毒、无残留,作为常规使用的新一代高效药物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生态养殖技术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和措施,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
烟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姜天新
先进实用技术
提高粮油生产效益
当前,作为现代农业基础的粮油生产,应当从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应用节本增效、无公害生产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入手,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油产量、质量和效益。
抓好麦田管理,夺取小麦丰收。
对旺长麦田的管理要及时深划锄,划锄时注意深度要达到10厘米以上;要适时化控,促进根系下扎,防止小麦后期倒伏;要加强肥水管理,要根据苗情和地力条件进行追肥,对于没有明显脱肥发黄现象的旺长麦田,可以在起身后期至拔节初期施肥浇水,避免过多春季无效分蘖的发生。对晚播弱苗的管理,要及早划锄,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发育和春季分蘖的发生,培育壮苗;要适时追肥浇水,每亩用尿素5-10公斤开沟追施,以促进分蘖增生,适当扩大群体。在此基础上,于小麦拔节期肥水齐攻,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与此同时,还要搞好预测预报,适时防治病虫草害,根据无公害小麦生产的要求,及早备足、备好药剂、药械,在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实行综合防治。
关于玉米生产技术,要通过规范化种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选种时要根据地力水平、种植方式、生产目的来确定选用品种,如粮饲兼用型可选用的品种主要有农大108、金海5号、登海11号、登海3号、东单60、郑单958、LN3号等。
播种过程中要注重质量,一是搞好种子处理,选用合格、对路的种衣剂产品,进行种子包衣;二是适期套种,要保证玉米花期日平均气温在24-26℃的范围内,一般在麦收前7-10天套种为宜。三是足墒播种,适宜的播种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左右,播深3-5厘米为宜。要做到合理种植密度,玉米密度每亩增加500株,亩产至少可以增加50公斤。
要进行无公害玉米生产,目前来说,无公害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一是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块,生产地环境质量、灌溉用水质量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二是施肥时,要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化肥,肥料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要求;三是在病虫草害防治中,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甲胺磷、磷胺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花生生产过程中,要注重耕作与合理施肥,冬前深耕26-30厘米,做到耕匀耙透,使土壤达到深、厚、细、平、无明暗坷垃;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可配合施少量化肥,播种前每亩按根瘤菌和根瘤菌促生剂各0.5公斤的数量与种子混合均匀,随拌随播。
要提高播种质量,适期、足墒播种。春播覆膜花生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1日前后播种为宜。花生播前10天左右剥壳、剥壳前晒种2-3天,以提高种子活力,消灭部分病菌。
要规范起垄、合理密植。起垄种植,垄距90厘米,垄高10厘米,垄顶宽55~60厘米,垄顶细平,一垄双行,垄上小行距35-40厘米,穴距15-16厘米,每亩种植9000-10000穴,每穴两粒。
要喷好除草剂,把好覆膜质量。覆膜前每亩用50%的乙草胺乳油50-65毫升,兑水60-75公斤进行密封式喷雾,防止杂草滋生。
烟台市畜牧局孙明川
全面提高畜牧业
市场竞争力
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将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加快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畜牧业,加快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畜牧业,加快用现代装备武装畜牧业,加快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发展畜牧业,大力推进畜牧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不断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畜牧业市场竞争力,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畜牧业强市和面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大中城市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
关于当前我市畜牧工作重点,孙明川在讲座中介绍,按照我市畜牧生产确定的发展方向,我市将重点五项工作,推动全市畜牧业优化升级。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一是加快畜牧业主导品种的推广应用。猪,我市主要推广大约克、长白、杜洛克、PIC猪。肉鸡,我市主要推广AA肉鸡。蛋鸡,我市主要推广罗曼褐蛋鸡、海兰褐蛋鸡。奶牛,我市主要推广荷斯坦奶牛。肉牛,我市主要推广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二是加快畜牧业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主要推广以下12项畜牧兽医技术:1、洋三元猪杂交改良技术;2、仔猪早期断奶技术;3、规模猪场疫病综合防治技术;4、商品肉鸡标准化生产技术;5、肉用种鸡场疫病净化技术;6、规模蛋鸡场标准化生产技术;7、规模蛋鸡场粪便综合利用技术;8、奶牛冷配改良技术;9、乳用犊牛培育技术;10、奶牛常见病防治技术;11、优质肉牛冷配改良技术;12、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快推进现代化养殖方式。加强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标准化改造,加大对新建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努力提升畜禽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配套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全面推行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制度,切实提高畜禽饲养管理水平。
强化“龙头”和“基地”建设,加速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是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多元化的畜禽产品,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并积极创建品牌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二是建立健全畜产品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建立起稳固的优质畜禽生产基地。三是创造条件,积极扶持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实现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机结合。
加强畜牧投入品管理,努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强化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指导管理,确保兽药生产企业全部按照GMP要求生产,从源头上防范假劣兽药进入畜牧业生产领域,并全面推行兽药经营企业的GSP认证,提高兽药经营的准入门槛,提高兽药经营企业的档次和管理水平,规范兽药经营市场秩序。二是加大兽药、饲料市场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查处制售、使用违禁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本报记者张景亮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