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皓)昨天下午,来自河南郑州的小青梅(化名),正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自己的宿舍里准备着第二天上学的功课。从上周四开始,她成为全市被救助流浪儿童中第一个走入普通学校校门的孩子。
2005年10月,小青梅被妈妈送到丰台区南苑的一家私人幼儿园,当时妈妈给小青梅交了一个月的生活费,就再也没有来看过她。
小青梅是不幸的,更是幸运的。她来到保护中心的时候,市民政局、市教委正在研究落实受助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救助站里的孩子从3岁到18岁都有,年龄大的孩子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进入学校和一年级同学一起上课不太合适。而小青梅正好到了入学年龄,就幸运地成为全市受救助流浪儿童中,第一个走入正规学校大门的孩子。
虽然刚上了两天课,小青梅已经爱上了学校这个新集体。每天早上7时半,中心专门派一名保育员老师送小青梅上学,下午还要专门接她下学。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并没有因为小青梅的特殊经历而歧视她,小青梅很快就融入到新班级里开始认真学习了。
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杜国仕告诉记者,中心从2003年10月建站以来,共救助了2679名流浪儿童,其中大多数孩子已经安全回到父母和监护人身边,但也有约1.5%的流浪儿童无法与家人联络而滞留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目前中心的47个孩子里,就有30多个是滞留一年以上的。根据民政部等19部委《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像小青梅这样能接受教育的流浪儿童会越来越多。中心现有的低龄儿童,达到适学年龄还没有找到父母而滞留在中心的,也能和小青梅一样被就近送入王四营中心小学接受正规教育。
杜国仕还表示,针对那些已经超过入学年龄的滞留儿童和短期受助的流浪儿童,市民政局和市教委正在研究,由朝阳区教委选派精干的师资力量,今年“五一”前后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里开设不同年龄、不同学科共同学习的复式教育课程班,让每一个流浪孩子都尽可能接受到最基本的教育,帮助他们今后更好地回归社会。RJ214
|